心得体会

2022第一书记党课讲稿,主题党课讲稿: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

时间:2022-10-29 20:45:1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第一书记党课讲稿,主题党课讲稿: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供大家参考。

2022第一书记党课讲稿,主题党课讲稿: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

按照党建工作计划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讲一次党课,主题是:怎样成为一名“好干部”。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第一书记党课讲稿 主题党课讲稿: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书记党课讲稿 主题党课讲稿: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

  同志们:

  按照党建工作计划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讲一次党课,主题是:怎样成为一名“好干部”。重点谈一谈如何正确处理个人追求与单位需要的关系问题。这是落实厅党组“上党课、作报告”和“每人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广站党支部201X年开展的第一次党课。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从组织工作的角度讲,这个“人”指的就是干部,而且应该是“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更广大更基层人民大众谋福祉;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勇于坚持和推进改革,敢于和善于做过去没有做过而对事业发展有利的事情;必须敬畏权力、慎用权力,始终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和清廉风貌。

  当然,由于个人成长经历不同,大家对“好干部”的评价也可能会有所相同。但是,不管如何认识和评价一名干部是好是坏,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标尺,那就是:能否正确处理好个人追求与单位需要的关系。

  下面,就结合我的学习体会,结合本站人员思想实际,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机关工作作风等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的问题。

  一、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

  要想成为一名“好干部”,首先要解决的是信仰问题。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要求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明确提出八项任务,第一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引领我们不断前进的伟大旗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为了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大家都知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有用、管用的科学理论。这一点已经被上百年的人类发展史,特别是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所证明。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称马克思主义为“望远镜”和“显微镜”。望远镜的作用是看得远,高瞻远瞩;显微镜的作用是观察入微,条分缕析。

  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提出了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历史发展基础的观点,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指出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使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才能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才能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

  反观当今社会的部分党员干部,在社会发展变革和创新驱动中无所适从,精神困惑,有的虽然身为共产党员却在骨子里已不再坚信马克思主义、不再认同共产主义,反而对唯心的东西越来越感兴趣,个别甚至开始利用封建迷信的方式来寻求自我救赎。出现的这种“不信马列信鬼神”的情况,值得我们深思。

  习近平曾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甚至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一旦“钙”缺失严重,就会得“软骨病”。

缺钙不补、有病不治,必然导致“重疾缠身”。所以,才适时提出“补钙”、“治病”的要求。作为共产党人,如果信仰缺失、信念动摇,最终的结果就是“政治蜕变”,不仅自身的政治生命会丧失,而且也会给党的肌体、干部队伍带来渍垢甚至感染疾患。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要坚定道路和理论自信。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道路能够创造当今中国的辉煌,能够解决泱泱大国的人民生存发展问题。作为共产党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相信这一道路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坚信这一道路,就要坚定理论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那种把信仰定位在基于唯心论认识上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信仰缺失的严重表现,都是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理想动摇、信念颓丧、意志衰落的严重表现。对此,不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否则会给我们队伍的思想建设带来影响,久而久之甚至可能将大家的思想引向歧途,党长期以来的思想教育成果也将面临毁于一旦的危险!所以,必须发现苗头就要敲起警钟,坚决对一些不健康思想行为说不;必须坚持用制度自信来维护、巩固和保障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不断提升全体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心,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

  二要把理论学习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信仰是建立在相信基础上的精神状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共产党人相信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精神状态。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成为共产党人的唯一信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坚持活学活用,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和实践性,将理论运用到林业实践中去。

  三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奋斗目标。邓小平就曾经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原理来引领我们的中国梦,合理设定奋斗目标,使日常工作和个人行为逐渐接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站里现有的几摊工作,都是具有服务性质的工作,无论是推广站,还是省林学会、编辑部,其最终目标是为全省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要始终坚持服务这个核心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开展各项工作。

  四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定自觉地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明辨大是大非不糊涂。要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敏锐性,做到心中有党、在岗怀责,不忘初心、一如既往。

  二、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利益是社会关系的核心。在众多利益关系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最为基本的关系。要想处理好个人追求与单位需要的关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干部”,就要清楚认知和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个人发展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基于“现实的个人”角度认识和研究问题所得出来的结论。现实的个人,是指活生生的、有着多种需要的、在一定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人。而“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个人需要和私人利益”。

  人的生命活动总是从需要开始的。吃、穿、住、行、繁等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在这些生理需要之上,还有社会交往、享受、精神、发展等需要。正是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人们开始作用于外部客观世界,从事社会物质生产,并与其他人发生联系。而利益是“社会化的需要”,是“人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需要”。需要和利益成为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

  个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因此也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约束。社会关系是在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相互合作中产生的。而在众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中,必定结成具有一定指向的共同体,这种指向就是利益,是利益把社会成员彼此连接起来。个人的发展、利益的实现,与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只有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人,才能结合成集体。“没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

  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集中体现,是为实现个人利益服务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同理,有了集体,才有个人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平台,从而形成个人离不开集体的客观存在。

  (二)努力推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协调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对个人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不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人们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而不维护集体利益,集体就会处于无序甚至混乱状态,个人利益也得不到保障。一般来讲,正当的个人利益促成集体利益的实现,反过来集体利益又促成个人利益更好地满足。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一个集体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任何一个集体都有一个道德基础,这个基础应该是符合所有人利益需求的集体利益,而不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使个别人的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真正的天性,而对他天性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虽然是个人发展的两个方面,但并不是在所有的集体中二者都是和谐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冲突是长久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冲突。这种客观存在的冲突,要求这个集体里的任何成员的利益追求,都要以满足集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必须以集体利益为重,有时甚至为了力保集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这种冲突的正确处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内因,更是和谐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恰当的解决好、平衡好,或者说这两者之间不和谐、不融洽,对团队的发展必将是一个巨大的羁绊。

  事实上,集体利益作为一定社会成员利益的集合,本质上是每个成员利益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个人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个人都离不开自身所在的集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在集体中的活动,既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他提供给所在集体的价值越大,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就越快,个人价值和利益实现的程度也就越高。这就告诉我们,在选择和确立个人价值目标时,必须考虑到集体和个人两者利益的统筹兼顾。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可以肯定的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即使在高速发展的当下,也仍然可以相对平衡,可以两全”。

  (三)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理性认知和行为选择

  从根本上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没有个人利益,就不存在集体利益。但是,如果只是单纯考虑个人利益而忽略集体利益,那么集体的发展将止步,地位将削弱,甚至面临解散的危险。如此一来,个人利益也将荡然无存。可见,单纯追求个人利益、忽略集体利益而得到的利益,是短暂的、微小的。

  对此,作为推广站的一员,作为国有单位的一名工作者,我们必须端正三点认识:一是每位成员都要知道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保障,是个人利益的延续,是能够更好实现个人利益的平台。二是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从长远来看,坚持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三是个人价值不等于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不等于个人利益的膨胀,全站所有人员都必须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不要过分看重个人利益。

  当然,坚持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只顾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利益,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是应该受到尊重、支持和保护的。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讲,追求物质利益,追求精神享受,追求事业成功,实现个人价值,是人的本性反应,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还应鼓励。

  三、关于作风问题

  作风是人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要正确处理好个人追求与单位需要的关系,做一名“好干部”,就要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此次在省直机关开展“评、比、促”活动,仍以整治为官不为、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这说明作风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些问题,看似跟我们很远,实则离我们很近。譬如:工作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对上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爱打折扣,常常出现中梗阻;工作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只恋权贵,不想官责,为官不为,懒政怠政,消极怠工;工作怕苦畏难、叫屈喊冤,不愿直面矛盾,不敢担当,能力素质不能胜任岗位职责;工作作风漂浮、不出实力,效率低下,责任心不强;只想着个人的“小九九”,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大局意识不强,存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这种种表现,是“四风问题”的集中反映,必须采取断然有效措施加以扭转。

  工作中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视而不见、习以为常。久而久之,就会养成麻痹大意、粗枝大叶、投机取巧的工作态度。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和认识,厅党组才决定在全厅开展懒政怠政问题专项整治,通过常态化问责方式,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倒逼作风改进。

  习近平指出,作风建设是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散。所有党员干部,都要自觉主动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在位谋政、尽职尽责,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想事、谋事、干事、成事,合力推动全站工作长足发展。

  (一)时刻想事

  心中有事,是一个人对承担的任务、肩负的使命特别是分内工作所持态度的集中反映,是强烈事业心、责任感的重要体现。而要做到心中有事,前提是必须做到时刻想事。

  首先,必须时刻想着自己的岗位职责所在。干什么就得吆喝什么。端哪碗饭,就要干哪种活。这是最为浅白简单的道理。既然分工明确、岗位固定、职责清晰,那么大家该做的就是时刻想着你的岗位职责是什么,为了实现这样的职责而应该做什么,以什么样的心态、力度、措施、方法、途径和手段去做,通过采取怎样的改革举措去提升工作效率、效果、质量和水平。等等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所应该时刻想着的事情。如果心中不装事、脑中不想事,那么想要干好本职工作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不要说自身缺乏推动工作的举措,就是领导把任务交办下来,也会因为没有想到、准备不足而手忙脚乱,必然收效甚微,甚至会打败仗,收不到应有效果。

  其次,必须时刻想着任务完成的质效如何。有些事情是办了,但是否尽如人意,领导是否满意?有些工作是做了,但是不是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的,是不是达到了预期效果?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一名“好干部”,心中都应装着“一杆秤”,时不时地把自己所办之事、所做工作“拎出来”称一称,看看是否达到了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是不是该想想如何改进、如何完善,怎样发力、怎样提高,通过后续努力,让工作更有效果。

  第三,必须时刻想着是否做到“两个对得起”。“对得起职务、对得起工资”是我对干部的基本要求。看似要求很低,但真的做到很难。大家不妨对自己走过的路来一次“回头看”,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对得起所担任的职务,真的对得起所拿到的工资?衡量“对得起、对不起”的标准是:看自己所办事情的好坏,所做工作的成效。这也是检验我们每个人工作责任心、事业心和成就感的最低标尺!如果感觉有不足,那么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如何改进、如何提高,如何以今后工作的更加卖力、更加有效来弥补过去工作的亏欠和不足!

  第四,必须时刻想着有没有该做的事情没做。每名干部,都要养成“对账习惯”,经常与站里的工作部署对对账,与领导的工作安排对对账,对照自身职责和任务分工,一日一反思,一周一梳理,一月一总结。通过反思,查找粗疏错漏;通过梳理,完善方法对策;通过总结,升华工作成果。只有经常对账不忘事,才能确保事事有着落。

  (二)认真谋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光想不行,还要精心谋划,把事情筹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搞好“顶层设计”,做到未雨绸缪。这样实施起来,才能防止打乱仗、走弯路,以免给工作造成失误。

  一要准确把握领导意图。俗话说“干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如果对领导的意图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就很难按要求完成任务。因此,正确领会和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是对干部的基本能力要求,也是干部正确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任务的前提。所有工作,事先都要搞清楚领导怎么想,打算实现什么样的效果,以及为实现这样的效果领导上还有什么要求。在此基础上去思考、设计所要做的事情和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要提高站位,学会同步思考,保持与领导思路同频,与领导筹划同向。要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和一般业务规律,打好提前量,预设缓冲期,提出良计妙招,拿出可行措施。这里有一点应该提醒大家注意,就是不要试图改变领导主张!如果个人有想法、有意见,一定要说在领导决策之前。决策一旦做出,就要坚定地按领导意见办,个人即使有意见,也应先予保留,把事情办了再说。这是组织原则,也是确保行政指挥体系正常运转的必然要求。

  二要超前谋划各项工作。凡事都要想在前、谋在前。不要等到事情来了才想起设计方案。这就要求我们每名干部都要养成超前思维、超前谋划的好习惯。超前思考了、筹划了、设计了,才会有时间对自己的方案进行完善和提高;一旦有不同意见,特别是领导同志提出意见,也才会有时间和机会对方案做出修改、调整。所有干部对各自分内工作都不要等、不要靠、不要拖,超前搞好调查研究,确保方案有根有据,可操作,能实施。这里特别提醒大家,对工作,既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敢于提出问题,同时更要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和办法。不能只是提了问题了事。这要作为“好干部”的一个具体标准。

  三要突出谋划重点任务。做事要抓主要矛盾。工作摆布亦是如此。站内三大摊工作,每一摊工作又有众多分项、子项。谋划方案,不能事无巨细,要突出重点。只有把重点任务突出出来、设计好了,才会带动一般性工作的协同开展。正所谓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抓不住重点,眉毛胡子一起抓,往往什么都抓不好。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就是在谋划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和设计那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做表面文章,不要做官样文章,不要搞那些劳而无功、劳民伤财的事情。今后,凡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一定不做。

  四要特别注重工作创新。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无时不能、无处不能。有些经常性工作看似平常,常会因时因地因人产生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能沿袭老套、一成不变,要学会突破旧有思维定势,打破桎梏,善于发现新变化、新特点、新情况,自觉把工作创新作为一种境界去追求,作为一种使命去履行,作为一种素质去培养,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工作创新。要拓展思维,学会求异思考,有独到见解,敢于发表不同看法和意见,勇于启发领导思想,善于拓展领导思路,立体考虑各项工作。

  五要切实做到周密严谨。要学会将手中工作区分轻重缓急、主次先后,拉单列表,上账标号,做到事儿在心中、活儿在表上,确保各项工作无疏漏。凡事要依案而行,不打无准备之仗。一些重要活动,事先都要制定预案、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拿出切实可行操作措施,清晰路径和时限要求,确保有备无患。要坚持统筹思考、顾全大局,善于从上级指示精神中把握工作动向,从诸多工作头绪中把握工作全局,确保各项工作不被动、无纰漏。对于领导安排的每一件事情,自身工作中迸发出的每一个灵感,都要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培养注重工作细节、善于集腋成裘的严谨作风,力戒丢三落四、粗疏毛糙的劣习。

  (三)主动干事

  实干成就事业,担当收获梦想。工作是想了,也谋划了,但没有认真去干,不去主动抓好落实,那么想也白想,方案设计得再好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白费力气。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必须切实强化主动干事意识,敢于作为,善于作为,在主动作为中赢得先机,在扎实干事中收获成功。

  第一,完成本职工作是起码要求。每名同志都有分工,这些分工就是大家的舞台。要把本职岗位作为自己倾心的事业,把完成本职工作作为最起码的要求,努力在主动干事、有效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有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去做好分内的每一项工作。另一方面,要有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从内心深处热爱、崇尚和敬重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一心一意,任劳任怨,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全身心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积极攻坚克难是基本素质。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有的干部明显缺少积极攻坚克难、敢于较真碰硬的基本能力素质。碰到难事了,就想用各种理由和托词推脱不干;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了,也缺乏担当意识,强调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长。作为机关干部,在解决棘手问题过程中更应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勇气,坚持做到问题不解决不罢休、解决不彻底不撒手,在攻坚克难中打造自身过硬素质和厚实功底。当然,干事也会有失误,也会有失败的可能。失败也不可怕,总结经验教训,下次努力就是。绝不能因为怕失手、怕失败、怕担责而不去尝试。工作中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推卸责任,这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担当。“见硬就躲”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工作态度千万要不得,对团队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都没有好处。

  第三,推动工作向前是能力体现。有人把机关干部分为三类:一类是领导领着干,不领就不知道怎么干,这样的干部很难独自完成一项工作。一类是领导咋说就咋干,个人没有观点、缺乏主见,工作往往没有突破。还有一类就是自己主动想着干,工作启动快、步子实,而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创造性。我历来主张,一名好干部,在本职工作上,一定是“推着领导走”,而不是让“领导牵着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坚决克服“等、靠、推、扯”等“混”字当头的怠政思想,克服“被上级催着要、让领导盯着干”的懒政作风,克服“推一推动一动、拨一拨紧一紧”的慵政习气。

  应当说,我们站内的党员干部总体来讲还是不错的,绝大多数同志履职尽责,多数同志工作出色,事情交代下去以后都能迅速办理,有的还办得很好。但是,懒政、怠政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体现在个别人身上还很严重。有的工作,交办了一两个月都没有动静;有些事情,强调这困难那困难,事还没办,先讲困难,难题一大堆,就是看不见解决难题的方案和办法,看不到具体措施出来;有些工作,以情况不熟悉、干不了为由,常常往别的同事身上推;有些工作,不催不动,催了才动,个别即使再三敦促仍然动作迟缓、表现拖拉,久不见成果。以懒庸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这种懒腐对我们事业损害一点不亚于其他腐败。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坚决反对“四风”的同时,还要坚决反对各种“不作为”,从思想上、行动上彻底根除懒政之疾、庸政之忧、怠政之患,把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到积极作为、敢于担当、讲求工作效率质量的健康发展轨道。

  (四)合力成事

  如果说进机关是因为自己是一块“金子”的话,那么进了机关就要努力做一颗“种子”,只要有一点空气、阳光和水分,就要抓住一切机会积蓄能量、破土而出。

  一是,大事提倡一个“带”字。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对于单位的大事要事,必须积极倡导和大力坚持“以上率下”,在领导干部的带领和示范之下,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重点任务完成。所有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主动思考问题,在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熟悉我情的基础上,找准落实上级精神和领导要求的结合点。正人先正己,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坚持从自身做起、从自身抓起、从自身改起,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做到底气足、腰杆硬、能服众,以过硬作风树正气、祛歪风,彻底根除“四风”。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先行,当好示范,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扎扎实实做事。关键是上级做给下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不能推诿,不能做“撒手掌柜”,该谁干的活就谁干,该谁担的责就谁担。唯有领导干部作风过硬,才能让普通干部看到榜样、赢得尊敬,才能带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起来。

  二是,定位要求一个“准”字。定位不准,根基不稳。工作如果不能准确定位,不但不会成事,有时还会误事。前段时间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说:世上三件事,一是“自己的事”,二是“别人的事”,三是“老天爷的事”。烦恼来自: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要开心很简单,那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别想“老天爷的事”。姑且不说故事所要倡导的理念是否正确,但至少给我们一点启示,那就是:管好自己的人,做对自己的事,绝不能管了“别人的事”而忘了“自己的事”,正所谓“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我们站,三大摊工作,要做的事情着实很多,一个人要顶好几个人干,本来就难以分身,怎么可能会有精力去想去干别人的事情。果真如此,那么你本该承担的工作,就得由他人顶上,就要由其他队友来干,将本就人手紧张的状况搞得更加紧张,进而给整体工作摆布带来不利影响。

  三是,凡事追求一个“精”字。我们的同志,如果把工作就当作“任务”干,最多干出“称职”;只有把工作当成“事业”干,才能成为“优秀”。精品,比的是标准,靠的是功夫,成就于精到。不论大事还是小情,都要肯下“千锤百炼”的功夫,都要着力在精细谋划、精准落实和精益求精上下狠劲,牢固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意识。只有如此,打造精品才会水到渠成。

  四是,干事着眼一个“快”字。工作要求“快、准、严、细、实”。“快”是第一位的。但有的干部却常常做不到这一点,原因不是某项工作有多难,而是染上了“拖延症”,上级不催不着急,领导不问不抓紧,任务不到最后一刻不上手,抓紧办完、马上就办的意识不强,致使一拖再拖、一推再推。我们的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领先一拍才能抢先一步”的紧迫意识,任务来了谋划要快,方案定了推展要快,指示下了执行要快,以快谋取主动,占领先机,求得高效。

  五是,做事确保一个“成”字。要想成为领导放心的干部,成为一名“好干部”,至少有两个标准必须达到:一是受领的任务肯定能完成;二是完成的任务肯定不会差。我想强调的一种现象是,大家的起点都差不多,为什么有的同志进机关两三年就能挑大梁,而有的好几年还是敲边鼓;有的同志领导这次用了下次还想用,而有的用了一次就再也不想用了,差别就在于有没有“成功苦中求”“锋从磨砺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要想有所作为,我们的干部就要有不断培塑自己、紧逼自己的自我加压精神,切实把功夫下在出手之前,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好干部”,就要正确对待个人追求和单位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改进作风,牢固树立担当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做到工作有干劲、岗位有贡献、创新有亮点,真正让领导满意、群众认可。本次党课的目的,是引导全站党员干部把心思放到事业上、放到单位发展上,教育大家“对得起职务、对得起工资”,自觉主动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在位谋政、尽职尽责,坚决摒弃不健康、不积极、不负责思想意识和工作态度,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想事、谋事、干事、成事,绝不能一门心思只想个人得失,只盘算自己的“小九九”,只打个人的“小算盘”,促进全员健康成长,推动工作有效开展。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起到警示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对照自身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一书记党课讲稿 主题党课讲稿: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

  日前,一篇《跟着毛泽东学领导》的党课燃爆朋友圈。其作者正是孝感市云梦县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聂鑫。据悉,这是近一年时间内,继《做最优秀的自己》《不忘初心才能永远年轻》《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之后,聂鑫第四次因为党课讲稿而走红网络。

  这篇党课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下吧!

  跟着毛泽东学领导

  毛泽东缔造和领导了一个党,一支军队,打下了一个天下。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所以实践性很强,可以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灵活运用。

  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周恩来就提出要"学习毛泽东".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5周年,学习好、领会好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对于加强党员干部能力修养,指导、推进我们的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输谋大局

  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战士缴了一个银制的手枪,非常的精致,于是层层上缴给毛泽东,毛泽东说:"难道我毛泽东用这个手枪吗?"为什么毛泽东就不能用手枪呢?大家都喜欢得不得了。毛泽东说他是指挥员,指挥员主要是指挥的,决策的,而战士才是战斗员,才用枪。

  毛泽东不是真的不用枪,而是通过这件事说明一个道理。领导干部要谋大局。谋好大局,出台一份好的决策,就要善于调查研究、善于把握重点和善于发扬民主。

  01

  善于调查研究

  1929年至1930年上半年间,党内存在着"左"倾思想和"左"倾政策。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这种情况,在江西寻乌进行了20天的调查,找来了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了产的商会,一个曾经在县衙门中管过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

  他们向毛泽东提供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毛泽东根据这些人提供的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该县的阶段情况、经济生活等作了详尽的解剖,求得对中国农村的普遍性认识,写下了名为《调查工作》的这本书。

  当时,这篇文章由闽西特委翻印,在红四军中和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广为传播。由于作战频繁,这本书在反"围剿"中失传了。但是在革命队伍中,无论是干部,还是士兵,都知道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蒋介石认为谁有了北京、武汉、重庆、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谁就有了全中国,最初看这个观点确实没有错。但是毛泽东经过对中国农村的普遍了解,发现当时的农村是范围最大的,大城市毕竟是少数。所以毛泽东认为谁有了农村,谁就有了全中国。经过调查研究,毛泽东的这句话就更对了。

  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受挫后,把部队带到了井冈山,从此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为了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1927年,毛泽东在文家市喊出了"打土豪、分田地"口号标语。毛泽东从1928年3月开始,在酃县的中村,正式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把中村当作一个试点,同时他的弟弟毛泽覃则在宁冈大陇也进行了分田的试点。

  至1928年5月,湘赣边界党的一大正式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并在各级政府设立土地委员会或土地委员,明确提出"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

  为了做好分田地工作,毛泽东三到永新塘边,亲自作永新调查并指导分田运动,制定了"分田临时纲领"十七条。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记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毛泽东常用"解剖麻雀"来比喻调查研究。说要了解麻雀,并不需要把天底下的麻雀通统捉来,一一解剖,才能知晓,只要解剖一两个麻雀就够了。这种"解剖麻雀"的方法,也就是要通过对个别有代表性的地方、单位甚至个人的调查,以求得对普遍情况的了解与掌握。

  1956年9月25日,毛泽东号召领导机关的负责同志要学习着"解剖麻雀",亲自调查一两个农村,解刨一两个麻雀,以取得经验,从而正确的指导工作。

  1957年,福建省上杭县农民赖茂基,把自己珍藏了27年的油印小册子《调查工作》,作为革命文物贡献出来。

  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异常高兴,说就象失散了多年的"孩子"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1964年6月,《调查工作》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公开发表,毛泽东为它改了一个名字叫《反对本本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多年从事调查研究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概括,从思想理论上阐明了调查研究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科学方法,批判了当时红军队伍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不求甚解,墨守成规,迷信"本本",而不愿到群众中去作实际调查研究的错误倾向。可以说,坚持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精华所在。

  02

  善于把握重点

  红军长征的时候,走到云南扎西镇,就明显感觉走不动了,为什么?上海地下党的同志费了很多心血从德国买了台X光机,战士们中弹负伤后,就用X光机投射,以确定弹片位置进行手术。大家视其为宝贝,最多的时候一个排的兵力抬着它,护着它。

  毛泽东要把X光扔掉。大家就疑惑了,以后得病了怎么办?毛泽东认为命都没有了,X光机有什么用?扔掉X光机,丢掉"坛坛罐罐",将来我军打胜仗了会送来更好、更多的X光机,保住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中央红军在扎西经过精简缩编,卸下了背上的"包袱",甩掉了"坛坛罐罐",精简了机构,充实了连队,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和机动性。红军战士精神抖擞,轻装向东前进,破娄山夺遵义,取得长征以来的一次大胜利。

  善于把握重点就是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中心环节,兼顾全局,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核心。毛泽东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批评道:"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这真是一针见血之论。

  在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中,东北人民解放军拥有野战部队70万人,地方部队30多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共约55万人,我军兵力几乎在其2倍。时机就到了,毛泽东认为如果不趁这个时机将国民党卫立煌的精锐部队歼灭,使其逃窜后,对接下来的解放战争会带来很大的后患。

  毛泽东下了大决心,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不惜冒巨大风险,长途奔袭打锦州,"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果然,锦州一解放,东北同关内的联系一切断,北面的沈阳和长春两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个道理,明白容易,真要做到却十分不易。毛泽东同志谈战争问题时说道:"集中兵力看来容易,实行颇难。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相反地每每分散兵力,原因就在于指导者缺乏战略头脑,为复杂的环境所迷惑,因而被环境所支配,失掉自主能力,采取了应付主义。"结果,受许多次要因素的牵扯,分散力量,处处应付,四平八稳,下不了大决心,也就做不出大事来。

  毛泽东同志指挥作战时,同样经常面对复杂的环境。他总是强调要服从全局,按照解决主要矛盾的需要,大踏步前进或后退,必要时不惜下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求得全局形势的有利发展。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向延安大举进攻,当时解放军兵力在这里处于绝对劣势,毛泽东同志断然决定撤出延安。这样做当然要付出不少代价,一些干部想不通。毛泽东同志告诉他们,要从大处着眼,权衡主次得失。他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这是何等的睿见和气魄!以后的事实证明,他的决断是完全正确的。

  当然,主要不等于唯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不等于对其他方面的问题统统丢开不管。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学会‘弹钢琴’",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一方面强调中心工作是军事和打仗,另一方面又号召做好其他革命工作,如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政权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统战工作。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央苏区时期、延安时期都是如此,毛泽东同志身体力行、以上率下,为全党作出表率。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十大关系"的处理,就是毛泽东同志"弹钢琴"的集中体现,通过处理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政治关系、国际关系、民族关系等主要矛盾关系,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扎实有序开展。

  03

  善于发扬民主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比如,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听张良劝说,封韩信为齐王;楚汉划界鸿沟后,听张良、陈平之劝,趁机追击引兵东向的项羽;称帝后欲建都洛阳,听刘敬建议,定都关中长安。刘邦能够作出这些正确的决策,与他善于采纳不同的意见密切相关。相反,项羽失败,就是由于他"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一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毛泽东说这些话,就是希望领导干部吸取项羽的教训,而向刘邦学习"豁达大度,从谏如流".

  毛泽东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蕴含的两个重要思想值得当前学习和借鉴:一是发扬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即通过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这实际上是发扬人民民主;党委内部实行集体领导、集体讨论决策,这是党内民主。二是决策民主化的最终目的是在民主基础上集中正确的意见,提高决策效率。这与西方政党之间相互掣肘、互相拆台、内耗严重不同,中国共产党具有集中统一的独特优势。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对于民主集中制,毛泽东还有另一个说法,即多谋善断。多谋,就是民主;善断,就是集中。

  毛泽东在进行决策时,善于借助多个外脑,既有普通群众又有资深专家;既有党外人士,又有党外同志。外脑多了,代表性就提高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就可以反映到决策内容中去了。

  出主意的既可以是领导者,也可以是你的下属,也可以是你的老师,任何人都可以给你出主意。所以,领导是在你的部门"选主意"的,把别人的主意和你的主意放在一起来选。

  对此,毛泽东有很多以身作则的例子。1948年,当粟裕对中央军委已经决定的"渡江作战方案"提出不同意见时,毛泽东专门请他去说明,最后采纳了他的意见。1949年,当毛泽东主持"国旗"方案的讨论时,本来他已经对另一种方案有了一定的倾向,但是,当听到张治中的意见后,又重新组织讨论,集合群智共识,最终确定了"五星红旗"方案。

  在毛泽东心目中,集体决策、分工负责是党委会的一个根本原则。"班长"和委员之间要能互相谅解。"书记和委员,中央和各中央局,各中央局和区党委之间的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日常工作中,"党委各委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这对于取得共同的语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不是这样做,而是像老子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结果彼此之间就缺乏共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密切协作、步调一致,既是党委会工作的要求,又是实现集体领导的必要途径。

  他强调的是党委书记在班子团结中要负主要责任。书记、副书记不善于处理自己和委员之间的关系,就很难把这"一班人"指挥好。如果这"一班人"动作不整齐,就休想带领千百万人去作战、去建设。

  领导干部要善于把握决策规律,倾听各方意见,集中大家智慧,按照规范程序民主决策,进一步提升决策的水平和层次,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决策的盲目性、被动性和重大失误。

  输

  用好人

  毛泽东在抗战初期指出:"只有依靠成千成万的好干部,革命的方针与办法才能执行,全面的全民族的革命战争才能出现于中国,才能最后战胜敌人。"

  毛泽东称赞过唐朝的武则天,说"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其实,这也是他的用人之道,是他个人对"用干部"的总结,他本人正是这样做的,从而才使他成为知人善任的能手。

  01

  要有识人之智

  "识人之智",其实就是毛泽东说的"善于识别干部".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乱治交织,人才的标准也与古代大为不同。他曾引用白居易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诗句,来说明识人之难。

  他看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眼光。毛泽东重"才"更重"德",尤其强调"德才兼备".德,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思想作风,不同时代赋予德的内容不尽相同。在毛泽东看来,"德"是统帅,是灵魂,是管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的。

  毛泽东也曾说:"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比如,他根据多年来对罗荣桓的观察,作出判断:"荣桓同志是个老实人,可又有很强的原则性,能顾全大局,一向对己严,待人宽。做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干部。"

  井冈山斗争时,毛泽东就发现了他许多可贵的品质:凡是要求战士做的,自己首先做到;打仗时冲锋在前,退却时掩护在后;行军时为病号扛枪,宿营时下班查铺。于是就让罗荣桓当了红四军政委,上任后果然不负所望,把红四军的政治工作包括后勤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毛泽东曾提出六条"贤才"的标准,即"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不难发现,其中,只有一条是"才",其余都属于"德"的范畴,就是说,政治、能力,不能缺一,但以政治为主。

  林彪被任命为红四军军长时,只有23岁。1928年4月28日,林彪随朱德、陈毅部与毛泽东秋收暴动所部等会师井冈山。毛泽东下山迎接时见林彪在路边给部队讲话:"这个土匪,那个军阀,只要有枪,就有块天下。我们红军也有枪,红军也能坐天下。"次日,毛泽东让林彪给井冈山红军做《红军能够坐天下》的报告。

  5月25日,会师的部队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21岁的林彪就任12师28团1营营长。两年后,林彪就任红1军团第4军军长。

  领导者对人才要有敏感性,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缺的不是人才,而是眼光。显然,毛泽东看人的眼光是很敏锐的。

  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就要注重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作为检验和考察干部的主战场,作为识别和使用干部的主阵地;识别和评价干部的政绩,要做到全面、客观、真实、科学,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只有全面识别干部、动态识别干部、科学识别干部,我们党才能造就今天大批有理想、有才干、有能力的高素质精英,才能夺取明天改革发展稳定的更大成就。

  02

  要有用人之术

  美国企业家查雪尔曾说:"授权,是一个事业的成功之途。它使每个人感到受重视、被信任,进而使他们有责任心、有参与感,这样,整个团体同心合作,人人都能发挥所长,组织也才有新鲜的活力,事业方能蒸蒸日上。"

  毛泽东"用干部"就非常善于授权,"用则不疑,疑则不用",即注重发挥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战争年代,他给前方将领的电报和指示,很多都写有"请酌办""望机断行之""请按实情决定"等语句,甚至专门嘱咐"临机处置,不要请示".毛泽东曾三赋粟裕指挥决断权,称"不要请示",最终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而蒋介石在战役指挥时下达的电文里充满了"务必""限于""特令"等严厉词句,甚至常常强调"倘有延误,决按军律从严惩处,不稍宽待".

  据说当年在国民党军将领之中曾流传一个段子,那就是,"没有老头子的命令,前线的一个师长不敢调动门口的哨兵".段子固然可笑,但蒋介石的这个指挥风格也被彰显无遗。有关蒋介石"越俎代庖"的实例,几乎信手拈来!淞沪会战期间,第9集团军司令张治中打着打着,突然发现原本归自己指挥的18军找不到了。一番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是被"蒋先生"调走了,而自己却被蒙在鼓里。

  一些大的战役,蒋必亲自遥控指挥,通过电报、电话,频频传布命令到前方,不仅越级指挥集团军和军,甚至直接指令到团、营一级。

  辽沈战役中蒋介石与东北卫戍司令卫立煌意见相左,硬性指挥沈阳的廖耀湘兵团西进解锦州之围,结果导致东北国军最精锐的廖耀湘兵团12万人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其中包括去过缅甸战场的全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新六军。廖耀湘兵团的灭亡直接导致了沈阳的解放,东北国军几乎全军覆没。

  淮海战役中蒋介石命令西撤中的杜聿明30万人南下解黄维兵团之围,结果导致杜聿明大军被包围,冰天雪地20多天后17万人被俘,黄维兵团亦被全歼,如果没有蒋的瞎指挥,估计还能跑出去几个兵团。

  古人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只有前线指挥最熟悉,需要临场发挥,当机立断。如果对第一线的将领规定过死,势必束缚他的手脚,不敢负责,造成贻误战机。

  蒋介石虽然为军事科班出身,其属下也战将云集,但在具体的战役指挥上,他却总是疑心重重,不善于"授权",反而横加干预,这不能不说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朝的陈子昂曾提出"用人四忌",即"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毛泽东与蒋介石可以说是这"四忌"的两个相反的典型。

  03

  要有容人之量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在抗战时期激励了全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信心,但在战斗指挥上也出现了一些失误,造成了参战部队十分疲劳和伤亡过大,因而在延安整风中受到党中央的批评,彭大将军为此十分难过。

  毛泽东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党的七大时,当彭德怀对毛泽东说"华北抗战基本上执行了正确路线"时,毛泽东肯定地说:"华北抗战是执行了正确路线,而不是基本上!"彭德怀又说:"百团大战后期,在反‘扫荡’战斗中,太行山区有两个旅打得比较艰苦些。"毛泽东又从积极方面予以肯定地说:"锻炼了军队。"这些话既是对彭德怀抗战时期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受到批评的一种安慰,体现出毛泽东不以一眚掩大德的识才爱才的宽阔胸怀和崇高品质。

  人才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每一时每一事都能做得十全十美、白玉无瑕,有些人才甚至表现为优点很突出,缺点也很明显的"峰高谷深"、两头冒尖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对人才的创新思维、民主意识、好胜心强等优长进行正确保护,为其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又要有意识地对其加强大项工作任务锤炼,使他们在实践中经受磨炼、增长才干,使人才在注重个性培养中促进全面发展。

  毛泽东常说在用人问题上反对山头主义,同时在实际的人事安排中,又要照顾到"山头".比如,对于来自不同根据地的、不同方面军的、不同部门的以及不同工作区域的干部,在任用时他常常注意平衡,避免一派独大,并强调要正确处理"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的关系,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的关系……老干部和新干部的关系",还要"善于和非党干部共事".能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关键就在于是否从党的事业出发,有"容人之量".

  他一再强调,所有干部都是"一个父母生的",是党的财富,不要分彼此;只要是愿意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不管他来自什么地方,不管他是什么出身,即使是自己以前的仇人,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反对过自己反对错了的人,都要能够不记前仇,捐弃前嫌,团结任用。

  他十分警惕旧官场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现象,多次告诉秘书:我们共产党的章法,决不能像蒋介石他们一样搞裙带关系,一个人当了官,沾亲带故的人都可以升官发财。

  这一点蒋介石就做得不好,反而注重古代的江湖做法。比如他与冯玉祥、张学良等很多党政要人都拜过把子,结为所谓的"金兰之好".但到头来,仍不免分崩离析。再如,他是依靠"黄埔系"起家的。从国民党授衔的将领来看,主要来自"日本士官系"、"保定系"、"黄埔系".抗战胜利后,"黄埔系"势力达到了顶峰。此外,蒋介石用人还讲究同乡渊源。"浙江帮"横亘整个国民党权力系统。军事系统有胡宗南、陈诚、汤恩伯等,掌握了国民党武器最先进的军队;特务系统有戴笠、毛人凤,整个特务系统简直就是浙江人的天下;党务系统有陈果夫、陈立夫兄弟。

  相比之下,我们党能够取得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与毛泽东有容人之量是分不开的。

  输

  抓落实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括熟读兵法。在长平之战中,他只知道照搬兵书,不知道变通,结果40万大军全部覆没了。后来人们就用纸上谈兵来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抓落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01

  抓实组织文化

  大多数人都有过拔河比赛的体验:人多不一定能取胜,当每队两个人时,两人的合力最多只有两人总力量的90%,四个人时大概只有80%,八个人时可能就只有60%.人越多,总的力量虽然越大,但效率却越低。这是因为大家的力没有使在同一个方向上,所以,要让组织发挥出最大效力,就要让人们的劲往一处使,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那么,如何才能使团队步调一致呢?毛泽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

  红军初创时期的,成分非常复杂,加上环境恶劣,出师不利,部队的士气一度非常低落。不仅士兵和基层军官失望、彷徨,不知出路何在,就连一些指挥员也发生了动摇,不少人都开了小差。对此,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了解决之道:"红军成分,一部是工人、农民,一部是游民无产者。游民成分太多,当然不好。但天天在战斗,伤亡又大,游民分子却有战斗力,能找到游民补充已属不易。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紧政治训练的一法。"

  毛泽东不仅深入到官兵中间,亲自做思想工作,经常给部队讲党课,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倾向,而且注意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管理理论。

  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在行军的担架上做王稼祥、张闻天的工作,"天天一边行军一边交谈",利用一切机会让一些犯过"左"倾错误的同志开始觉悟起来。从这些事可以看出,毛泽东已经有了注重从思想上建军,将思想教育作为管理部队基本途径的明确意识。

  在后来极其艰苦的长征过程中,红军还开办了流动红军大学、列宁室,在征战中也不忘轮训干部,每支部队都有自己的宣传员进行宣传鼓动,营造了一种既严肃紧张又活泼松快的文化氛围。这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官兵净化了灵魂,陶治了情操,促进了凝聚力的增强。

  红军之所以能够在极端残酷险恶的环境中凝聚为一个坚强的整体去夺取胜利,就是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其精髓便是誓死追求真理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敢闯敢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艰苦奋斗、齐心协力的集体主义;坚决贯彻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红军的这种独特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长期教育训练,并在革命斗争中逐渐树立起来的。

  在阿里巴巴最为艰难也最为关键的2001-2003年,马云在公司内部就推行过3种"毛式管理"运动。那段时间,马云希望一是以"延安整风运动"来统一价值观、统一理想;二是以"抗日军政大学"来培训干部团队的管理能力;三是以"南泥湾开荒"培养销售人员面对客户应有的观念、方法和技巧,最终达到"把跟我们没有共同价值观,没有共同使命感的人,统统开除出公司"的效果。甚至阿里巴巴的团队和毛泽东当年组建军队一样设有至关重要的政委体系,2003年5月10日,推出的淘宝网上线,事业从此蒸蒸日上。

  02

  抓实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流程是:设定目标—逐级分解—管理过程—总结评估。毛泽东是目标管理的大师级人物,首先他设定好目标,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最终目标。

  对逐级分解目标,他曾指出:"马克思说人比蜜蜂不同的地方,就是人在建筑房屋之前,早在思想中有了房屋的图样。我们要建筑中国革命这个房屋,也须先有中国革命的图样。不但须有一个大图样,总图样,还须有许多小图样,分图样。而这些图样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所得来的关于客观实际情况的能动的反映。"这里的图样就指的是各种各样的目标。

  例如,毛泽东把中国革命目标分为最终目标 (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他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认为中国革命应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形态,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对于阶段性的目标,毛泽东又往往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目标。如1947年7月10日,毛泽东对第一年的作战进行了总结,并对第二年做出具体的计划,指出:"第一年我军共歼敌正规军97个半旅,78万人,歼伪军、保安部队等杂部34万人,共歼敌112万人";"我第二年作战应争取歼敌100个正规旅及大量杂部,使敌由数量上的优势变为劣势,我则变为优势".

  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管理过程。周恩来曾经指出:"毛主席坚持原则之中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一、坚持方向;二、实现方向。方向的实现,只有一个人懂或者少数人赞成是不成的,要在群众中实现。要实现原则,就要使它具体化,使它能得到多数人的同意,多数人都来执行。"坚持方向就是坚持目标,而实现方向就是实现目标。

  例如,毛泽东注重将目标转换为口号。1935年12月,在日本帝国主义欲变中国为殖民地的形势之下,毛泽东指出"在以坚决的民族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总任务之下,首先须在一切政治的军事的号召上与实际行动上,确定‘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的方针",于是他提出"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士兵及军队同红军联合起来打日本去"、"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武装保卫中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口号以精炼的语言,极易为民众所接受。然后毛泽东充分利用开会、报纸、办墙报等方式进行宣传。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标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或多或少的修订。如何修订,毛泽东把群众的需求和意见作为重要标准。他指出:"每当采取一项新的措施时,党内和党外总会有一些人不大理解。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种绝大多数人共同的意见,这是因为我们的党始终在注视着党内外的普遍反应,而且还根据人民的实际需要和意见,不断修改我们的措施。我们所有的党组织,从上到下都必须遵守我们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这就是不脱离群众,同群众的需要和愿望息息相通。"

  对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也是目标激励的重要环节。如何考核?毛泽东曾提出一整套方法,指出:"全面规划,几次检查,年终评比。这是三个重要方法。这样一来,全局和细节都被掌握了,可以及时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又可以激励人心,大家奋进。"

  作为领导者,就必须善于运用目标管理,用目标去凝聚队伍特别重要。一面旗帜树立起来了,大家才能有所趋附。目标就是一面旗帜,最高目标是一种号召力,其力量是不可低估的。这个目标不断地凝聚,就形成了信念,形成信念以后,队伍就能带起来了。

  03

  抓实纪律约束

  在长征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传唱着一首《红军纪律歌》:"红军纪律最严明,出发宿营样样要记清:上门板,捆卧草,房屋扫干净,借物要送还,损坏要赔偿,解溲找茅坑,不搜俘虏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个个要实行。"朱德后来也回忆道:"长征时我们就是靠纪律吃饭的。"红军在长征中能杀出重围、征服千难万险,与广大红军指战员视纪律高于生命的观念和严守纪律绝不含糊的态度密不可分。

  1937年,刚刚完成艰苦长征,实现三大红军主力会师的中国工农红军,终于在陕北落下脚来。红军人数除去陕北红军之外,其他三股红军在数量上已经严重萎缩,总共不到4万人。可以想见,那时幸存下来的每一个红军战士,那怕是一个炊事员或者一个马夫,都是革命队伍里弥足珍贵的财富。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战功卓著、遍体伤痕的红军长官,却在个人感情问题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他叫黄克功,26岁,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营政治教导员、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团政委。在二渡赤水的娄山关战役中立大功。延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第15队队长、第三期第6队队长。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期间,他因逼婚未遂,在延河畔枪杀了学员刘茜。

  张灵甫,黄埔四期生,国民党军队的上校团长,他枪杀了自己的妻子。同样有过枪林弹雨的经历,同样是因情生恨而杀人,两人受到的惩处却截然不同。处理黄克功一案时,面对许多人刀下留人的请求,毛泽东坚定地说:"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黄克功最后被判处死刑。而张灵甫仅仅被关了一年就官复原职,继续掌权领兵。

  孔祥熙和肖玉璧。前者,是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后者,曾任陕甘宁边区贸易局副局长。

  1942年2月,美国国会批准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美国财政部跟踪调查发现,这笔款中竟有8000万美元直接存入了孔祥熙等人的个人账号。丑闻曝出,舆论哗然,孔祥熙却在蒋介石庇护下照样升官发财。而在共产党一边,1933年参加革命、浑身有90多处伤疤的肖玉璧因贪污挪用公款3050元边区币,被处以极刑。

  两个政党,两种纪律,两种作风,两种走向。两个领兵人,两个"理财人"的不同结局,深刻揭示了国民党、共产党的本质区别。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一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每一个阶段。

  孟子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政党没有规矩就不成其为政党;一个国家没有法律就会四分五裂;一个军队没有铁的纪律就无法克敌制胜;一个单位没有制度,就会如一盘散沙;一个家庭不讲规矩就不会和谐;一个人不讲规矩、不守纪律,就会危害社会,伤害群众,走向深渊。

  正如陈云所指出的,纪律虽然带着强制性,但必须自觉遵守,只有使全体党员自觉地遵守纪律,纪律才能成为铁的、不可动摇的、有效的东西。

  第一书记党课讲稿 主题党课讲稿: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

  今年是建党97周年,风风雨雨、砥砺前行,我们党——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回顾近百年征程,我们党由弱小到强大,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几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也由最初的不到60人,发展到至今拥有8956.4万名党员,党的基层组织457.2万个,成为世界第一大党。回顾过往,无数的共产党员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人民的富强,努力拼搏、奋勇向前,付出了血与汗甚至宝贵的生命。在和平的今天,在庆祝建党97周年之时,要求党组织书记讲一次党课,我想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跟大家做一个探讨和分享,不足之处,大家指正。

  首先我们看一下党章里的相关规定

  第一条 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条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第三条 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首先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违反党的原则的言行和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第四条 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做合格党员指的是讲政治、有信念,强调的是政治合格,就是始终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道路,保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

  讲规矩、有纪律,强调的是执行纪律合格,就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令行禁止,服从组织决定,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

  讲道德、有品行,强调的是品德合格,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讲奉献、有作为,强调的是发挥作用合格,就是践行党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勇于奉献、主动作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标兵、做模范。

  我认为合格党员,应该做到下述几点:

  一是要信念坚定

  习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无精神不兴。我们党之所以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接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随着社会深刻变革,一些党员干部在各种考验中迷失了方向,得了软骨病,党的理想信念面临种种挑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命脉和灵魂。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党成立90多年了,信仰什么样的理论、坚守什么信仰还是问题吗,但是现在却有人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有的精神空虚,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不问苍生问鬼神”;有的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总觉得中国什么都不好、外国什么都好;有的在扭曲、丑化、否定党的历史和领袖等错误言行面前不敢亮剑,甚至模糊立场,要滑头,等等。这些人之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失去信心,根本原因是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尽管上述错误思想和言行表现形式不同,说到底还是理想信念动摇丧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蜕变。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全党理想信念坚定,党就拥有无比强大力量,全党理想信念淡薄,党就会成为乌合之众,风一吹就散。作为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就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始终认准信仰的方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永远不能忘记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永远不能丢掉共产党人的灵魂,永远不能失去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现在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学笃行。要不断汲取信仰的力量,向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学习,以信仰涵养心灵,用信仰充实灵魂,靠信仰增添力量,在工作、生活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平常时期看得出来、关键时候冲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切实强化信仰的锤炼,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努力做到党龄增长而信仰增强。

  二是要讲政治、铸忠诚

  1、旗帜鲜明讲政治

  97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注重讲政治,始终依靠讲政治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而共同奋斗。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讲政治关乎党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管党治党、避免犯颠覆性错误的根本保证;只有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才能坚强有力,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党章也明确规定,“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旗帜鲜明讲政治,要体现在维护中央权威的自觉坚定上。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主动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确处理好组织与个人的关系,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始终做到组织上集中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

  旗帜鲜明讲政治,要体现在严格自我约束的品行操守上。加强自我修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政治原则、道德律令转化为内心坚守的信仰信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操守和道德水平。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监督作为最大关心、最深爱护,主动接受来自党内外各方面的监督,严把纪律约束关、言行规范关、生活情趣关。坚守纪律底线,不断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正与邪、苦与乐的关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2、对党绝对忠诚

  讲政治就要对党绝对忠诚,对党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对党不忠诚。忠诚是政治品格,必须将其作为立身之本。古人云: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市委书记李鸿忠强调,要坚持讲政治、重首德,对党绝对忠诚。首德是对党绝对忠诚,这是立身之本、立身之魂,政治生命之存亡,个人之荣辱皆系于此。“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失去了对党的绝对忠诚,政治上出了问题,轻则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重则身败名裂。对党要有大忠诚,必有大胸怀、大格局、大气象。要坚持以“知行合一”为真忠,要“主一”,追求“一致”“一贯”。口忠心不忠不为忠,口忠行不忠不为忠。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左顾右盼、怀有私心杂念,决不能口是心非、“口十心五”,决不能做“两面人”。

  中央巡视组反馈天津圈子文化不绝,好人主义盛行,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黄兴国作为原中央委员,天津市原市委代理书记、市长,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国家法律,其违纪行为性质十分恶劣、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极坏,严重破坏了天津的政治生态,损害了党的事业和形象。作为共产党人,作为主要领导干部,黄兴国没有旗帜鲜明讲政治,没有绝对对党忠诚,黄兴国对于党对于人民是不忠诚的,是掺杂了私心杂念、个人利益的。

  我们要以反面典型为警、为鉴、为诫,必须坚定不移、一心一意地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战略和对天津工作的重要要求。要以“无我”示忠,以身许党许国,时刻准备牺牲奉献;以“小我”示忠,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服从党中央全局战略;以“成仁之心”示忠,秉持共产主义坚定信仰,以功成不必在我、我必成仁的心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终生。

  三要严守党的纪律。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的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党章中充实完善了相关内容,推动实现了党建理论、实践和制度的重大创新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我们党有8900多万名党员,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执政,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党的团结统一,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削弱,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律管住全体党员,激发出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气势 。

  我们党的党内法规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党的规矩总的包括什么呢?其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其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其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党员必须必须模范执行。其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的。

  作为一名党员,严明党的纪律,首先要严格遵守党章。党章是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每一名党员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自觉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做认直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的模范。

  严明党的纪律,必须严明政治纪律。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贯彻中央、市委、上级党委决策上打新扣、做选择、搞变通。

  执行党的纪律不能有任何含糊、不仅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还要严格执行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不能让党纪党规成为“纸老虎”、“稻草人”,造成“破窗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而不能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不能把纪律作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四要担当作为

  坚定理想信念、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绝对忠诚、认真遵守党的纪律 ,要体现在敢于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上。担当是从业准则,必须将其作为履职标准。“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敢于担当是党员领导干部职责道义和从业准则,是激发斗志、凝心聚力,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基本条件。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为,党员必须将担当作为履职标准,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切实解决本领恐慌、能力不足、不敢担当等问题,真正做到敢想、敢做、敢当,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才能在关键期、攻坚期,甩开膀子真抓实干,迈开步子大步向前,干出经得起实践、时间、历史检验的业绩。

  敢于担当就是要勤于履责,勇担责、敢负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要敢想敢做敢当,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自觉消除私心杂念,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做时代的劲草、真金。

  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党员干部要有无私情怀,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把宗旨深深烙在“心”里,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绝不能打着“公”字的旗号谋私利之实。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要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观察分析问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干工作,靠实招实干实绩树形象、聚民心、促发展。要提高工作能力,摸实情、听真话、解难题。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真正做到敬业、勤业、精业。聚民心、促发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做“四讲、四有”党员,最后一个“讲”和“有”,就是要发挥作用合格。2017年市委部署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治理工作,公司党委制定了公司的方案,认真开展各项工作。今年我们制定了三年专项治理方案,着力解决十二项问题:

  (一)着力治理缺乏政治担当,“四个意识”不强,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坚决,学习贯彻中央、市委重大精神打折扣的问题。

  (二)着力治理全面从严治党不力,落实党委工作要求不力、打折扣、做选择,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四风”问题不到位,顶风违纪问题时有发生问题。

  (三)着力治理党管企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到位,上热下冷、层层递减,推进企业科学治理、高质量发展认识不深刻、理解不透彻、行动不坚决、措施不具体、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四)着力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推动工作形式化、表面化、口号化,执行政策简单僵化、不切实际、弄虚作假问题。

  (五)着力治理落实“天津八条”不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不深入、对影响本企业发展稳定的重要事项不及时研究解决、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问题。

  (六)着力治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落实不到位,重视不够、监管不力、失职渎职,导致重大事故、事件、案件发生,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害和不良影响的问题。

  (七)着力治理抓班子带队伍要求不严、管理不力,奉行好人主义,搞一团和气,不愿触及矛盾,不敢碰具体问题,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中好人主义的问题。

  (八)着力治理保守僵化和存在“腾挪闪避绕”思想,工作标准不高、进取意识不强、精神萎靡、得过且过,面对困难和矛盾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的作风不硬、纪律松懈、消极怠工等问题。

  (九)着力治理群众意识不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措施不力,导致问题多次反复发生;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不当,造成事态扩大和恶劣影响的问题。

  (十)着力治理对深化国有企业混改工作、企业发展等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担当不足、思想保守僵化、解放思想不到位,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积极、不主动,只喊不干、推诿扯皮、落实不力,深化改革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问题。

  (十一)着力治理在日常工作中,对滥用权力、违反程序、违法转让和侵吞国有资产、利益输送、暗箱操作等行为管理不严、监管不力的问题。

  (十二)其他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

  公司也制定了下述主要措施

  压实主体责任,坚持抓关键少数和鼓励全体多数相结合,形成强大合力

  1.牢牢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压实责任。紧盯第一责任人,对存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的,坚持“一案双查”,既问直接责任,也问领导责任;对开展专项治理三年行动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显的,追究领导责任。对受到问责的党支部和第一责任人进行通报曝光。

  2.坚持抓住关键少数。切实转理念改作风勇担责,积极履行好“关键少数”的使命担当,领导班子和各公司主要负责人要作表率、见成效。

  公司领导班子和各公司、各项目主要负责人要将年度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主动担担子、领任务、扛责任。将任务指标分解到所管领域和所辖人员。公司建立定期和不定期联系沟通联系机制,定期沟通通报研究相关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遇到重急紧工作和问题,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落实。领导班子和各公司、各项目主要负责人要及时督促推进分管领域相关工作的落实和存在问题的解决,坚决杜绝“腾挪闪避绕”。

  3.坚持鼓励全体多数。在抓住“关键少数”的基础上,积极提升改进全体干部员工的精神风貌。在全体干部员工中努力营造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良好氛围和强大气场。公司以总部各部室和所属各公司、项目部为单位,每年度进行担当作为先进集体评选,激励每个集体、每名干部、每名党员、每名员工担当作为勇于奋进,积极推动公司科学可持续发展,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创造条件,将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治理向基层、向一线、向全体延伸覆盖。

  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勇于担责,遇事不避难、直面矛盾。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敢于碰难题、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在公司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建设中,在公司群策群力推动经营发展的工作中,努力向前,勇于担当,彰显党员的价值。

  同志们,上面就是我对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思考,希望大家共同探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相关热词搜索: 党课 讲稿 成为一名 第一书记党课讲稿 主题党课讲稿: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 怎样成为一名好干部党课讲稿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方远公文网 200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方远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方远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070125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