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公文培训讲稿:关于文字材料起草几点体会

时间:2023-12-26 16:48: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文培训讲稿:关于文字材料起草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公文培训讲稿:关于文字材料起草几点体会

今天,来教育局主要向大家学习,向大家汇报一下写材料的一些粗浅体会,谈不上讲课,因为我一不会讲课,二来又从没有给别人讲过课。而要说讲课,大家都是专家,大家都是我的老师,让我感到很紧张,也感到很亲切。紧张的是我的确水平有限,能力有限,怕讲不好大家见笑,所以,今年教师节,县教育局领导就要让我来讲,我当时推了,为什么要推呢,主要是怕自已讲不好。前天,田主任又给我打电话,我实在不好再推了,只好赶鸭子上架。让我感到亲切的是,我觉得我和老师很有缘分,我母亲以前是老师,妻子是老师,我岳父是老师,某局长,我们的领导,以前也是老师,还有现在和我共事的某同志,还有县委办的某同志,都是老师出身,这些老师现在都成了单位的领导和骨干。

老师的水平都很高,基础都很扎实。所以说,我和老师是很有缘分的,今天来,就是向各位老师学习。今天教育局给我出的这个题目看似好讲,但其实并不好讲。一是自古以来就有文无定法之说,同样是一个题目,写法并不是固定的;
二是平时我忙于写各类材料,工作疲于应付,也没有静下来系统地对写材料本身需要掌握的技巧,进行梳理和概括;
三是文无止境,一篇材料写得好坏,既取决于写材料的人本身的理论素养、对工作的掌握和平时的积累,还取决于写材料的人本身的工作态度等其它因素。四是听的对象不同,对写材料认识的深浅不同,等等。所以,要把这个问题讲深、讲透是很难的。由于我的水平有限,今天,我在这里,谈几点肤浅的认识和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与大家共勉。

一、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各类文体及其主要特点

行政机关接触的文体主要是公文类的写作文体,大多是讲话、汇报、典型交流材料、工作总结、调研报告,但也还会接触到其它方面的文体,主要包括请示、通知、通报、主持词、简报、接受记者采访、署名文章、致辞等等。

那么,这些公文写作文体究竟有什么特点呢?我觉得它们不同于文学创作,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创作、研究文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写作的“目的”具有指导性。公文写作的目的跟文学创作、理论研究完全不同。它既不是为了供人“鉴赏”,不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怀”,也不是提出个人的主张。公务写作与一般“文章”的写作目的也不相同。记叙文在于向人们报告“事实”,议论文在于向人们讲明“道理”,说明文在于向人们传授知识,研究性、理论性的文章在于向人们宣传自己的观点等等。公文写作的目的在于“指导”,就是通过领导的讲话、报告来指导工作,推动工作。

二是写作的“主题”具有鲜明性。公文写作的主题必须鲜明。所谓鲜明,就是提出的意见或观点一定要明确而肯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准怎么做,都要界限清楚,明明白白,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公文文书的主题鲜明,就是要求主题必须“单一”和“直陈”。所谓“单一”就是只有一个主题;
所谓“直陈”,就是要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不隐瞒、不含蓄、不拐弯、不渲染,不夸张,更不允许有虚假,要说什么事、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都直截了当,观点鲜明。

三是写作的“材料”具有真实性。公文写作它对材料的要求跟文学创作的材料要求完全不同。文学创作的材料是素材和题材,它可以经作者加工,甚至虚构,体现作者的主观意图、感情色彩。公务写作要“写实”,一是一、二是二,有则有、无则无,如实地把客观实在的事实写出来,什么事,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样子,什么原故,不能对材料作任何的加工,不能想当然,否则就出乱子。

四是写作的“角色”具有特殊性。我们所写的讲话,主要是为领导服务的,最终要通过领导的口讲出来,而不是为自己所用。那么,我们写材料的就必须找准定位,要以领导的思路,站在领导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和从事写作。同时,写作的语言要求也是有特点的,它要求准确、鲜明、简明、严密、朴实。

二、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不同于自我创作的文体,有以下特点和要求。

第一,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是实行领导管理、进行各项工作的指南和依据。那么,领导所作的报告、讲话就是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各自实际加以贯彻,变成基层和群众行动的重要工具。那么,起草各类讲话就必须把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章的基本思想,包括主要观点、意见和办法,都要体现有关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要与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只有如此,我们所写的报告、讲话,才有权威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方针政策一般带有普遍性和原则性。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那么,所写的报告、讲话,必须从实际出发,既体现中央的方针政策,又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贯彻。

第三,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凭空想象是公文写作的大敌,调查研究和掌握大量的资料是公文撰写的前提。回顾这几年我们办公室所写的一些比较让领导满意的材料,如《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推动保康旅游大发展》的调研,还有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等,事先都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第四,要掌握各种文书写作的具体要求、步骤和方法。一般而言,无论什么文稿,在起草过程中都离不了明确主题、选用材料、安排结构、运用技巧和使用语言这5个基本步骤和方法。

第五,要提高起草工作的实效。我们起草的讲话、报告等,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时间紧,要求严,工作量大,必须按时完成,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

三、几种主要文体起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今天,我着重就常写的讲话、工作总结、典型交流材料的写作,谈几点认识。

(一)怎么写领导讲话

起草领导讲话稿,体现着大家的理论功底和文字水平,如何才能写好讲话稿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和琢磨的问题,要写出领导满意、听众爱听的高质量讲话稿,决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功夫,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一门艺术。

首先,我谈谈对写领导讲话的认识

第一,说简单不复杂。写讲话我觉得不是学文科就必然写得好,也不是学理科的就肯定不会写;
不是高文凭的必然就写得好,也不是文凭低就写不了;
不是工作时间长、经验足的同志就写得好,也不是新同志就写不了。实际上,只要做到三点,写好领导讲话就很容易。

一是肯吃苦。要有“清灯孤影苦思寻,字斟句酌撰公文,暑寒饥渴浑不顾,错把晨曦当黄昏”的精神,要有“磨脑水(髓),喝墨水,流汗水,没油水”的责任担当。要热爱他,对写材料有兴趣,要多学习、多实战,不要怕,敢搞,肯钻,才能厚积薄发。

二是善借鉴。要广泛阅读文件报刊,有助于及时领会上级精神,学习外地经验做法,把握上情、了解外情。目前已步入网络时代,要学会利用网络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善于作笔记,把有价值的信息摘录下来,以备将来拿来为己所用。

三是有悟性。就是要“了解领导、适应领导、学习领导”。“了解领导”就要察言观色,了解其理论素养、思想内涵、决策取向;
“适应领导”就要适应其思维特征、性格特点、语言习惯;
“学习领导”就要学习其领导艺术、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在讲话稿中充分体现领导特点,与领导风格充分对接。要有“悟性”。悟性指的是一种学习、理解、明白的能力。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中也就有悟性的含义。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二,说复杂不简单。一是因为重要而不简单。讲话是是用来指导工作、推动工作的。这本身就很重要。二是因为主体特殊而不简单。下级写给上级用。不在其位,要谋其政。常言说:“三分匠人,七分主人”。写材料的决不能固执己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领导,写进文稿之中。三是因“很多人不愿意做,很多人又做不好”而不简单。李瑞环曾说过:“办公厅室主任是个很多人不愿意干,一般人又干不了的活。就拿写材料来说,这个领导喜欢这样的口味,那个领导喜欢那样的口味,要让领导都满意,写得好的人一般也不简单。

第三,关键是写好难。简单也好,容易也好,真正要写好还是有难度。写好要体现在四个标准上:

一是领导标准。从形式上讲,要符合领导风格、领导讲话的气势和语调。如,有的喜欢讲长句,有的喜欢讲短句;
有的喜欢引用,有的喜欢群众语言;
有的喜欢新观点、新语言,有的喜欢朴实无华。从内容上讲,要有一定的深度和水平。标准不一样,水准不一样;
领导水平多高,材料水平就有多高。

二是听众标准。让听众喜欢听,爱听,听得进去。举例老师教学生。

三是实践标准。就是要通过领导讲话,看能否把干部群众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思想统一起来、把目标任务一致起来、把工作干劲鼓起来。所以,写讲话之前,一定要过细研究会议方案,要搞清那个领导讲,与谁一起讲。在什么会上讲。听众是那些。不同的会议要求不一样。举例座谈会和教育工作大会。

四是技术标准。我觉得,一篇好的讲话,就是要明晰、凝练、有力。

“明晰”是对一篇讲话稿的基本要求。就是让人能听明白,就是讲话稿主题、结构、措施都很清晰。首先,一篇讲话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基调按照主题来确定,材料围绕主题来选取,层次布局依据主题而设计,以此保证主题的鲜明和突出。主题是灵魂,要尽量用有利于突出主题的材料和表现形式,反之,就要断然割舍。其次,结构明晰是主题明确的必然要求,要按照便于听众理解的方式来组织材料、安排详略、设计结构,赋予文章合理的内部逻辑。例如,叙述事情可以按时间顺序,分析情况可以按因果关系,罗列现象可以按重要程度,等等,总之,要让听众感觉到整个讲话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清晰的内在联系,它们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共同支撑主题,是在主题统摄之下的有机整体。比如,这次县党代会报告,主题就是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那么在这个主题之下,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加快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报告用了六个必须,以此保证主题的鲜明和突出。最后,措辞要明晰,我们在写讲话时,不能因为追求新奇、华丽的辞藻而生造词语,牺牲措辞的明晰性。这个道理很简单,在明白和漂亮不能兼顾时,把话说明白远比说漂亮更为重要。

“凝练”是对讲话稿写作的更高一级要求。一篇优秀的讲话如同一部好看的电影,一定要内容大于形式,而不是相反。如果一部电影大量使用华丽的布景、高超的特技和震撼的音响,但表达出的却是浅薄、干瘪的剧情,就会遭到观众的无情批评。讲话也是一样,要想赢得听众,就要用尽量少的话语,表达尽量丰富、深刻的内容。在形式上,必须控制篇幅,力求简短,避免冗长。我们给张书记写讲话,很少超过10页的。在内容上,要高度把握主题精神,选取最具典型性和证明力的材料,表达丰富而深刻的信息。杜牧的《阿房宫赋》,起句交代历史背景时写道:“六王毕,四海一”,仅用六个字,一个气势恢宏的大时代便跃然纸上,阿房宫尚未出场,但其在时间纬度上的壮丽磅礴已经扑面而来;
同样只用六个单词,恺撒记录了击败庞贝的著名战役,他说,我来,我看,我征服,这个在结构上最大可能地省略叙述要素的概括,却在最大程度上展现了这场战役的迅速与凶猛,以至于这句名言的千古光芒甚至盖过了那场胜利本身。

“有力”是优质讲话稿的最终检验标准。一篇优质讲话稿应当具有“快速抓住人、持续吸引人、强烈震撼人”的“魔力”。这种抓住人、吸引人和震撼人的力量从哪里来?从内容上看,形象可以产生力量。毛泽东同志在描绘中国革命前途时写道“它是站在海岸遥望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充满希望的意象让人无比振奋和鼓舞;
情感可以产生力量,冯县长在担任县长答记者问时,我与山区人民休戚与共,对保康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深深热爱这个地方,真挚而朴实的情感,打动了听众的心。逻辑可以产生力量。从形式上讲,短句可以增强力量,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爱国亨利在议会讲话的最后大声呼吁:“不自由,毋宁死”,简短的句式强化了发言者无比坚定的抗争意志;
排比可以增强力量,马丁路德《我有一个个梦想》的著名演讲中说道,“100年后,黑人依然没有获得自由;
100年后,黑人依然悲惨地蹒跚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之下;
100年后,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质繁荣瀚海的贫困孤岛上;
100年后,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中间向隅而泣,依然感到自己在国土家园中流离漂泊。所以,我们今天来到这里,要把这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汪洋大海般倾泻而出的浩荡气势,无可辩驳地揭露出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成功的演讲能敌千军万马。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好讲话稿的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值得我们努力锻炼、提高。

四、领导讲话稿的几个心得

重点是六个研究。

一要研究领导。领导满意是第一标准。为领导起草讲话,只有写到领导的心坎上,反映出领导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才能达到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起草讲话稿之前,摸清、摸准领导想讲什么。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领导意图呢?

一是把领导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零散认识集中起来思考。领导工作经历多、经验丰富,对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比较成熟,形成了基本的思想,有的见解独到深刻,我们要注意学习,认真领会。有时领导对一些问题的思索并不是系统、完整地呈现出来,而是在某个场合、某次讲话或交谈中冒出一些火花,有时可能只是一句话、一个例子。我们要做有心人、细心人,平时跟领导一起下基层、交谈工作时要注意用心记录,并连续起来思考,深入集中分析,努力把握领导讲话的脉络,总结梳理出共性的、规律性的基本思想,用以指导领导讲话起草,这对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非常有益。

二是捕捉领导思想的最新闪光点并努力深化发展下去。无论哪一级领导,对新形势的判断和分析,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观察,对工作的创新和突破,都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有一个过程。有时领导谈的几句话或某个问题,有可能就是他们关注的方向。要注意把领导谈话中的最新闪光点记下来,因为这个闪光点很可能是领导对某个问题的灵感,会引起一次思想的跃升。应该注意的是,领导有些思想只是“火花一闪”,这就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沿着领导的思路深入研究,做好充实、深化、创新工作。

三是善于“投石问路”。领导交代讲话任务一般都说明意图,我们要认真领会其主旨。可以先列出简单的提纲,送交领导审阅,以进一步探明意图,确定大框架。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确定要写讲话稿了,但领导还没有很好地考虑,不能立即给予具体指示,即使给了某些指示,但似乎考虑得不够成熟。这时,起草者最好先列出细一些的提纲,领导边看边思考,能修改的随即修改,需要另立思想观点的地方交给起草者重新研究。这种“投石问路”的办法,往往更能体现和把握领导意图。

二要研究政策。这主要是找方向、找依据。需要站在领导的高度思考问题:主要精神是什么?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原则有哪些?在领导工作、单位建设中应注意和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把主要精神和思想原则贯穿到领导讲话中去?

三要研究工作。这个太重要了。写材料是为了指导工作,对工作不了解,怎么能写好材料。比如工业。比如农业。比如旅游。比如民生。比如,教育。等等。一定要研究工作。要回归事物本质,相信第一感觉。把工作研究透了。什么都不怕。怎么研究工作,我觉得要学会用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举例,教育。对于金字塔每一层的支持论据,有个极高的要求:就是彼此相互独立不重叠,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穷尽不遗漏。不遗漏才能不误事,不重叠才能不做无用功。

金字塔原则有三个用途。第一,解决问题:当你尝试解决问题时,你从下到上,收集论据,归纳出中心思想,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有了这个大致的目标,问题解决起来最有效。

第二个用途,管理手下:如果你是领导,有经验,有手下,对于某个问题,你根据经验提出假设,迅速列出第一级三至七个支持论据,分别交待给不同的手下。两周后,手下提交报告,你汇总排列,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有了这个原则,管理起来最有效,领导做得最轻松。

第三个用途,交流成果:问题已经解决,金字塔已经建成,需要交流汇报的时候,你从上到下,从金字塔尖尖向领导汇报。现在你在遇到领导,给你三十秒,你只汇报中心论点和一级支持论据,领导明白了,事情办成了。如果你有讲话的时间,他有兴趣,你就汇报到第十八级论据。有了这个原则,交流起来最有效。这其实就是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数。

四要研究资料。平时不留心,临时抱佛脚,必然是“叫天天难灵”。从事文稿写作,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做文稿的收藏家。看到自己今后可能用得上的文稿,要及时收藏起来,以便届时参考之用。要做会议的留声机。会议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是领导阐述观点的重要场所,可能用得上的东西要及时记录下来。要做报刊的好读者。党报党刊,经常看看,以提高理论水平,确保与时俱进。

五要研究讲话的写作规律。一是研究结构。讲话稿的结构,一般有两类。一是3W承接式。即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也就是重要性、具体措施、保障条件。

比如一篇谈领导干部事业心的讲话稿,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是对每一个领导干部最起码、最根本的要求,是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二层是“强烈的事业心,最终要体现在励精图治、加快发展上”;
第三层是“增强事业心,需要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需要营造干事业的良好环境”。这是最为常见的三段论模式。

二是观点并列式。即以几个并行的观点统领内容,组合成篇。比如一篇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稿,分别从科学发展观的四项内容,即“发展这个第一要义”、“统筹兼顾这一根本要求”、“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统一”四方面展开。

二是研究风格。重点要研究领导的讲话风格。如,有的领导开头要有铺垫的话,有的则喜欢直接切入;
有的喜欢从讲问题切入,有的则从讲工作成效进入;
如张书记喜欢引经据典、运用辅助资料,名人名言。如孙局长就喜欢平白如话、言近旨远,娓娓道来;
有的喜欢讲话的连贯性,有的则比较跳跃,等等。不同的表达风格有时要根据讲话的场合和内容来确定。

六要研究网络。学会运用互联网。用网而不“泥网”,进得去出得来,“化用”而不是“搬用”。

五、关于工作总结起草的方法和技巧

我认为,总结要写好,“三要”不可少,即情况要清楚,思想要深刻,写作要创新。

(一)总体情况要清楚。总结总结,先总后结,总是总体情况,结是思想结晶。总的情况要清楚,我的体会是也要做到“三要”。

一要“两下功夫”,弄清“半熟”情况。大家写本单位工作总结,情况至少是比较清楚的。但这种清楚和比较清楚对于写总结报告来说还只能算个基本清楚,我把它叫做“半熟”状态,还需要朝着“更加清楚”的方向“下更深功夫”。

功夫一:“纵、横、大、新”四遍梳理。“纵”是从时间上梳理,“横”是从事件上梳理,“大”是从大事上梳理,“新”是从创新(亮点)上梳理。“纵横”梳理是基础梳理,“大新”梳理是上层梳理,真正要写进总结报告的事情,主要是大的事情和富有创新亮点的事情。

功夫二:跳出局外对照比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有必要跳出来看一看,和外面比一比,这样,就更清楚哪些是真正成绩,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事大哪些事小,哪些当写或不当写。尤其是经验总结和先进材料,一定要比较,找出“个性事”、“特色事”、“独立事”、“亮点事”。

二要“六听二看三查”,弄清“陌生”情况。有时候,我们经常受命去总结某个学校的工作,怎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片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摸清楚,变陌生为熟悉,变外行为内行?那就是多听多看多查。

一是“六听”,即听主要领导宏观讲,听中层干部中观讲,听职工和群众微观讲;
听正面的了解成绩,听中间的了解情况,听反面的了解问题。“六听”就是全方位去听,意在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情况。

二是“二看”,即看材料、看数据和看现场。看材料包括看综合性材料、看单型材料、看方方面面的材料。看材料其实是走捷径,写得好的材料是可以剪切粘贴为己所用的,但也容易被牵着走,自己要有判断。看现场包括看准备了的现场,看随机抽样抽到的现场,有时也要看负面现场。现场最具真实性和生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看现场。

三是“三查”,即查上情,了解上一级直至中央精神;
查外情,了解外地经验甚至外国经验;
查史情,了解历史状况和发展变化情况。通过“六听二看三查”,目的是在短时间内最有效地把情况弄清楚。三要从情况总汇到情况总揽。我理解的情况总汇是“一天说不完”,情况总揽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明白”。前者是说情况了解得全面丰富,后者是说情况掌握得准确要害。用两个词形容,前者可以“铺天盖地”,后者一定“顶天立地”。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总汇需要花功夫,总揽需要有能力,这种能力是从总体上驾驭、从宏观上把握、能够提纲挈领的能力。而我们有的时候,会困在大量的材料里,“坐拥其中”走不出去、“陷足里面”拔不出来。从总汇到总揽须有一个过程,一个学习与锻炼的过程,一个培养与成长的过程,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从每一篇总结报告的写作中追求,更须从长期的学与思的过程中养成。

(二)思想要深刻。总结,总是事实,是依据,是基础和前提;
结是结论,是思想,是本质和规律。总结总结,易总难结,总结的根本特性就在“结”上面。如何结出思想来?要做到“七个坚持”。

一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一句话,就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这是我们当前任何一项工作总结都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大道理,也是硬道理,还是实道理。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要以事实为依据,是成绩说成绩,是问题说问题,成绩不可夸大,问题不可回避。

三是坚持运用科学方法。既要看到现象,又要看到本质;
既要看到主流,又要看到支流;
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问题;
既要看到前景美好,又要看到道路曲折。任何事情都不要说得太过太满,哪怕是特别喜欢的东西;
更不要说得太死太铁,哪怕是特别厌恶的事情。新事物需要敏锐发现,老问题需要挖掘发现;
大事中发现小问题,小事中发现大价值;
坏处不忘发现好,好处留心发现差;
都在搞的工作要发现个性特征,单个搞的工作要发现推广价值。这些就是总结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运用。

四是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成绩的取得总有来由,问题的出现总有原因,经验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教训也不会凭空生长,任何脱离了时代背景、周围环境、具体情景的总结分析,都是无作用的,也是不准确的,只会哗众取宠,贻害读者。

五是坚持与时俱进。总结报告要与时代和社会“同频共振”,体现时代性,保持先进性,力求前瞻性。不能年年岁岁事相似,岁岁年年“总”相同。今年照着往年套,这届照着上届抄,年年总结一个样,届届总结差不多。这种“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的总结确实不少。我们要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感,要有“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发现,不仅能跟着时代走,还要领着潮流走。

六是坚持特色总结。没有两条完全相同的河流,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各有体,事各有别。特色总结,贵在发掘,贵在比较,贵在俯视。一方面,先要有工作特色,再有总结特色,有妙事才有妙文,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另一方面,总结也有“能动性”,也有一般工作的特色总结,要不,怎么有妙笔生花的呢?

七是坚持从本质规律上寻找结论。反映本质特点,找出根本规律,这是撰写总结报告的灵魂。有些总结报告做不到这一点,无思想观点,只是记个流水账。有些虽有思想观点,不是原创,不是独创,不是特有,不是仅有,都是些东抄西摘来的,多是老生常谈的话,有人笑为“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好的总结应当总结出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反映自身特点的以及带规律性的经验教训,于今后工作有实在的指导作用。话不在多而在精准,“结”不在长而在管用。

(三)创新写作

文章贵在创新。所谓“妙笔生花”,创新是妙笔之本、生花之根。我体会,总结报告包括其他报告的写作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

一是主题上创新。要做到三切合,即切合时代大主题,切合全党工作大主题,切合部门工作大主题。我们围绕这样的永恒主题、大主题、新主题,开展工作,搞好总结,从实处着力,从小处开口,从新处落笔,就会起到很好的总结效应。

二是题材上创新。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县委中心,贴近百姓生活,贴近社会需求。只有这样的题材,才有总结的更大价值,更大作用,更大效果。重大题材的总结容易做到三贴近,因为重大题材大都与党委、百姓和社会相关联,个人学习与工作的小题材总结,要不要、好不好做到三贴近呢?我觉得完全必要也完全可以,因为小都是和大联系在一起的,众多之小积成大,无论多大来从小。

三是支点思想上创新。主题思想如皓月一轮,支点思想如繁星点点,支点思想与主题思想的关系就是四个字:众星捧月。支点思想一般表现表现在做法与成绩里。支点思想要具有“三从”、“三性”:从战略上产生,从全局中产生,从长远处产生;
要具有本质性、规律性、指导性。

四是材料选择上创新。总结对材料有“两次需要”:一次需要“大量地占有材料”,再次需要“围绕主题精选材料”。最后用在总结中的材料,要适量,要准确,要典型。总结报告的重要特点是典型性,主要是所用材料的典型性。我的选材标准是“三最”:最突出、最鲜亮、最有特色。五是结构上创新。总结的格式大都是两段式或三段式,成绩一段,后面再写点问题和打算。这是常规。但常规也是可以打破的。我认为,总结之结构,从时间上布局也可,从空间上调度也可,从逻辑上安排也可,咋好咋编排。六是语言上创新。总结报告的语言特色,应该追求平实、简洁、生动、深刻、精辟、有力。总结报告要有妙语,“文无妙语不出手、语不惊人继续整”,一篇好的总结报告看后听后,要让人记住一两个好句子,正所谓“不求万言留青史,但望一句动人心”。

六、起草典型交流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领导者来说,抓两头促中间、抓典型带一般,更是常用的一种领导方法,胸中有思路、手中有典型,往往被看作一个领导者称职和成熟的标志。因此,在各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会议上,典型交流材料总是必不可少的,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广。我觉得写典型交流材料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选题:口子要小,立意要新。一份典型材料有无价值和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题的选定。选题口子要小。选题不要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口子张得太大,什么都想写,反而什么都说不透。反之,口子收得小一些,集中写某个方面的经验,不仅能写得充实生动,还能起到“小中见大”的作用。

立意要新颖独到。能否“出新”是检验经验材料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出新”不是脱离实际地哗众取宠,而是要通过对材料的提炼,发现他人未发现的东西,抓住普遍存在而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或是人们都想办而不知怎么办的事情去总结和提供经验,这样的经验才有意义。举个例子,同是总结抓典型方面的经验,如果从怎样宣传典型的角度去选题,很难写出新意来。换个角度,从“怎样让先进典型不吃亏”去总结,就很有新意。

标题要朴实醒目。总的原则是既要力求朴实,让人一看便知主题是什么;
又要力求醒目,让人看了能留下深刻印象。常见的标题制作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表述。如,《我们开展岗位练兵的几点做法》,让人一看就明白在谈哪方面的经验。二是间接表述。如,《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工作热情》,使人既知道基本做法,又知道目的、效果。三是提问式。如,《我们是如何做好竞争上岗工作的》,通过提出问题,引人想知下文。

二是素材:情况要真,挖掘要深。经验材料要靠事实说话。如果掌握的素材不充分,写起来就很费劲,即使勉强拼凑出来了也很难给人以启发。因此,要写出有价值的经验材料,首先要在调查情况、占有素材上下功夫。

围绕主题挖掘素材。收集和掌握素材,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目的很明确。如总结某项试点经验,因试点前已有具体方案,对要解决的问题、方法、步骤等都很清楚,只需要围绕主题,按照既定方案去了解效果和寻找事例,这样的素材比较好掌握。另一种是目的不很明确,往往只知道某单位某方面工作有特色,但具体有何特色并不清楚。这就需要通过初步调查,尽快把主题大致明确起来,然后再围绕主题去充分挖掘和占有素材。否则,很可能素材记了一大本,动笔写时全没用。

点面结合挖掘素材。点,是指典型事例;
面,是指综合情况。有点无面,经验就缺乏说服力;
有面无点,经验则缺乏感染力。因此,在挖掘素材的时候,既要注意掌握面上的情况——主要做法、综合效果、数字分析等;
又要注意了解典型事例——能够说明主题和效果的具体人、具体事。尤其是对典型事例的前因后果,一定要深入了解、细致掌握,不可一听即过。这是因为,经验材料的生动性,往往取决于具体事例的典型性,“与其把十个例子点到,不如把一个例子写好”。要大胆取舍。

不带框框挖掘素材。要研究工作,回归事物本质。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同志习惯于先搭好架子再去了解情况,搜集素材时也喜欢在了解做法、体会上下功夫,这样很容易挖掘不深。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重点放在了解典型事例和综合效果上。这方面的素材充分占有了,主题、观点、做法、体会等都可以从中产生。

三是结构:谋篇要精,布局要好。一份完整的经验材料,通常由开头、正文、结束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结束语这一部分,如果不是在会上介绍,一般也可以舍去不写。

开头部分,一般先开门见山地对要讲的主题作个简要介绍,然后高度概括地介绍一下整体效果,由此再自然而然地引出做法来。

正文部分,常用的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横式结构,按问题的性质,从几个侧面和角度来说明,相互之间为并列关系。即一篇经验中的几点主要做法,通常是同等重要、平起平坐的,既不能互相代替,也不能出现遗漏。在处理并列关系上,必须注意,“并列只能是同等重要、同一层次上几个问题的并列”,不能把大小不一的问题相提并论。

如,易地扶贫搬迁。坚持“五个三”打赢攻坚战。主要做到“五个三”:一、树立“三大理念”勇担当。我们牢固树立“第一民生工程”的理念、“群众满意”的理念和“决战决胜”的理念。二、严把“三道关口”提质量。一是严把科学选址关。二是严把工程质量关。三是严把资金使用关。三、坚持“三个结合”抓统筹。一是坚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二是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三是坚持与文化小康建设相结合。四、创新“三大模式”快推进。一是统一建设模式。二是统分结合模式。三是委托代建模式。五、建立“三大机制”促落实。一是建立责任倒逼机制。二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三是建立常态化督办机制。

另一种是纵式结构,按照事物发展过程来叙述,几个观点或做法,既互相联系,又逐步深入,相互之间为递进关系。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具体到每个做法,一般都由意义,措施,效果。

四是文字:行文要活,语言要美。思想文字都要精。思想要精辟,抓住要害去点明主题,写出深度,防止一般化;
文字要精练,三言两语就切入正题,引出下文,不要弯弯绕。表述方式要灵活。要把讲究条理和力求活泼有机地结合起来。措施不够,要用例子来说。

七、关于对写作者的几点建议

一要有一个好身体。写材料,天天加班。一定要有一个好身体,身体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要学会和身体交朋友,爱惜自已的身体。要有一个运动项目。要有一个兴趣爱好。要管住嘴,迈开腿。有了好身体,什么都有,没有了好身体,你什么都没有。

二要有一个好心态。要热爱写作,要从写作中找到乐趣。要注重实战,要每一个材料都当作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在实战中学,在学习中实战,尽快提高自己。要学会情商管理,要去掉虚荣心。人生要做减法。要学会75分理论,学会从容。

三要关注大画面。什么是大画面,就是你要静下心来,过细想一想,“你最钟爱的是什么?充满了你的心灵,让你感到无比幸福的又是什么?然后把个大画面确定为自已的目标,然后把这些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一步一步去实现他。

四要学会时间管理。我们每个人每天面对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重要且紧迫的事;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
紧迫但不重要的事;

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上述情形可以用一个坐标表现得很清楚。你的时间都花费在哪个象限了呢?是A吗?要是那样,可以想像你每天的忙乱程度,这么做会耗费你巨大的精力,而一个又一个问题会像大浪一样向你冲来。要是经常这样,你早晚有一天会被击倒、压垮、焦头烂额、狼狈不堪。要是C的话,不要以为这些是紧急的事就认为它们也很重要,实际情况是,这些事情的紧迫性常常是由别人的轻重缓急来决定的,你始终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路。要是D呢?很遗憾,如果长此以往,你将一事无成。你既没有工作效率,也没有丝毫的工作效能可言。只有B,它才是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的核心。尽管这些事不紧急,但它却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受教育程度、品味培养、工作业绩等等。只有养成“做要事不做急事”的良好个人习惯,你工作起来才会驾轻就熟。你会提前做工作计划,按时复习功课,经常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状态,并且避免了临阵磨枪的紧张和尴尬。怎么实现?就是学会清单管理。

我就讲这么多,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热词搜索: 讲稿 几点 起草 公文培训讲稿:关于文字材料起草几点体会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方远公文网 200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方远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方远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070125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