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2024年度非遗界四大传说(5篇)

时间:2024-08-20 11:16: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非遗界四大传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将于_____起施行。《非遗法》的出台将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2.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保护为主、____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3.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指导原则是全面性、代表性、____。

  4.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____活动。

  5.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____,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6.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____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7.1920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出版了《____》,并逐步由歌谣搜集转向民俗调查和研究,由单一的歌谣研究拓展为民间文艺学、民俗学、语言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8.由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编撰出版的十套《________》,被誉为“中国文化长城”,是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中最令人瞩目的成就。

  9.为了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____为我国的“文

  化遗产日”。

  10.日本的重要无形文化财有3种认定方式,即“个项认定”“综合认定”和“持有团认定”,“____”属于“个项认定”中的身怀绝技者。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题包括国际组织、国家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____。

  1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流传和保护,与它所在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应该连同它的环境一起加以保护。目前我们国家把这种环境称为_______。

  13.国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最薄弱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它们共同面对的是_____匮乏的问题。

  14.维吾尔____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被赞誉为“华夏瑰宝”、“丝路明珠”。并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15、信阳市的《信阳民歌》和《____》,分别晋升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填补了信阳市没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空白。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39条有效文本规定:“本公约用英文、____、阿拉伯文、西班牙文、法文和俄文拟定,六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17.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那些已经失去生存条件的文化形式,应采取收入____的方式加以保存。

  18.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就是要保护文化遗产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也包括____和生态环境。?19.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____大类。

  20.为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______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1.国务院每____批准并公布一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2.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保护为主、____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23.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指导原则是全面性、代表性、____。

  24.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____活动。

  25.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____,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26.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____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27.1920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出版了《____》,并逐步由歌谣搜集转向民俗调查和研究,由单一的歌谣研究拓展为民间文艺学、民俗学、语言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28.由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编撰出版的十套《________》,被誉为“中国文化长城”,是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中最令人瞩目的成就。

  29.为了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____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30.日本的重要无形文化财有3种认定方式,即“个项认定”、“综合认定”和“持有团认定”、“____”属于“个项认定”中的身怀绝技者。

  3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题包括国际组织、国家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____。?3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流传和保护,与它所在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应该连同它的环境一起加以保护。目前我们国家把这种环境称为_______。

  33.生态博物馆强调文化遗产原状地、____、整体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中,并使其得到传播和延续。1998年我国与挪威政府合作在贵州六枝梭嘎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

  34.我国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____》并称为我国三大英雄史诗。三大史诗均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

  35.白蛇传传说、____、孟姜女传说和牛郎织女传说并称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均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6.在河南省2009年的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中,评出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其中信阳的____入选十大新发现。

  37.____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手工织造历史。其木机妆花是中国四千七百多年丝绸织造史、三百多年的织锦历史中,唯一流传至今尚有不可被机器取代,挖花盘织凭心的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工艺。

  38.____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广大地区的一种山歌,是当地人民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结构分两段,前段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演唱时用临夏方言,有浓郁的地方气息。?39.____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遗产,标志着妈祖文化正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40.蒙古族____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地区以及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蒙古族聚居地区。它是一种喉音演唱艺术,一个人可以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

  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这种遗产维护了各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只有它才能够确保文化特性永存。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哪些?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二)传统表演艺术;

  (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五)传统手工艺技能;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信阳民歌(信阳市)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宗旨是什么?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尊重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一级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欣赏的重要性的意识;

  (四)开展国际合作及提供国际援助。

  4、什么是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于1971年由法国人弗朗索瓦·于贝尔和乔治·亨利·里维埃提出。其“生态”的涵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

  目前,全世界的生态博物馆已发展到300多座,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联合在贵州省六枝特区梭嘎乡建立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生态博物馆,即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目前已有各种形式的生态博物馆超过十余个,成功地保护了苗、侗、瑶、汉等民族村寨的传统文化。图为2006年5月18日,一群苗族少女在贵州六枝特区梭戛生态博物馆内起舞,参加“国际博物馆日”庆祝活动

  梭戛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特有的头饰,牛角头饰,现在只在妇女中保存完好。在民俗调查中,已经将这种风俗用视频保存下来,供后人参考。

  5.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6.如何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关系?

  (1)世界是物质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物质性。

  (2)非物质文化离不开人,又离不开物,主要通过人的肢体语言、动作态势、器官发声等行为来表达、或通过其他物质形态来表现,(3)有形和无形是互为表里的,有形的表达是躯体,无形的表达是灵魂,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4)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很多情况下通过一定的物化形式得以呈现,但它主要是一种不断运动着的活态的存在,它所要强调的并不是这些物质层面的载体及呈现形式,而是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技艺、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内涵等非物质的文化信息。

  (5)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说其文化形态没有必要的物质依托与相应的载体,而是在字面上即强调了构成这类文化形态的精神属性和智慧形态。

  7.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

  8.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标准有哪些?

  9.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一)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二)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

  (三)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

  10.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现代化和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与方法。

  在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秉持以下基本原则和保护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形化”原则。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既然无形文化遗产通过制作、表演可实现“有形化”,可将那些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文化遗产的“成品”,通过“有形化”

  的方式记录或保存下来。

  二、以人为本原则。无形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无形”性。通常只作为一种知识、技能或是技艺,存在于无形文化遗产持有人的头脑中。只有这些匠人、艺人或是普通百姓在以不同方式将它们复述、表演或是制作出来时,人

  们才会感受到它的存在。只要这些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还活着,无形文化遗产就不会消失。

  三、整体保护原则。所谓“整体保护”,是指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必须对无形文化遗产自身及其生存空间实施全方位保护。对无形文化遗产实施整体保护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对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实施整体性保护。

  四、活态保护原则。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处还是要为无形文化遗产、特别是那些无形文化遗产传承人,营造出一个更加宽松,也更适合其成长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对无形文化遗产实施保护之前,必须首先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彻底革命。

  五、民间事民间办原则。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民众是无形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是无形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

  六、原真性保护原则。我们可以根据某些文化现象所表现出的基本形态而将文化大致区分为“原生态文化”与“次生态文化”两类。我们在此反复强调对传统文化遗产实施全方位保护,目的就是想在大开发到来之前建立起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基因库,将那些具有原生态性质的传统文化遗产保存下来。

  七、保护文化多样性原则。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人们在保护原产地文化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对因流动与变异而衍生出来的各种亚文化类型的保护。

  八、精品保护原则。保护文化遗产,说到底不是保护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而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这些文化精华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纪念价值四个方面。

  九、濒危遗产的优先保护原则。作为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濒危性遗产保护必须以制度建设为前提。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临时性指定制度”虽无前车之鉴,但确有其制定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十、保护与利用并举原则。在确保文化遗产永续利用的前提下,科学而有效地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使之造福当代,已经获得世界各主要遗产国的普遍共识,他们在文化遗产产业化方面所做出的成功尝试,对于我们这个刚刚起步的文化遗产大国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保护的基本方式我认为基本的应包括:

  一、建立保护名录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的建立是保护工作的基础,既是保护抢救的前提,也是传承、弘扬的依据。

  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有形的形式。通过搜集、记录、分类、建立档案,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性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予以妥善保存。

  三、在它产生、生长的原始氛围中保持其活力,四、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源,以生产性方式保护。

  五、保护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其精粹是与该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因此对传承人的保护应该是保护工作的重点。

  1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

  12.什么是传承主体?

  13.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14.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

  本意是表示真实的而非虚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忠实的而非虚伪的、神圣的而非亵渎的含义。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本真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提出本真性是要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它所遗

  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

  15.什么是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指的是某个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或某种特定的文化事件所选的时间。它指的是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性地进行的地方或一系列地方。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16.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17.什么是文化遗产登录制度?

  18.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

  就是指非物文化遗质产具有被人类以集体、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

  这种遗产主要依靠世代相传保留下来,这种传承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变化性,在稳定基础上变化,在变化中保持稳定。既记忆了人类过去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文化,又不断叠加着新的文化记忆,是被人类不断传递的活态遗留,一旦停止了传承活动,也就意味着死亡。

  19.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20.杭间(清华大学教授):

  传统工艺具有物质――非物质双重特性,但两者是不能割裂的,非物质的存在是建立在物质存在的基础上的,以物质和东西为载体,技艺和功能的实现在生活的前提下可以互相转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使传统工艺不再成为生存的必需;作为物质的传统工艺生存状态面临普遍的困境:被叫做工艺美术、手工艺、民间工艺、民间美术、宫廷工艺、宗教工艺中的相当部分,进入文化史、博物馆;但其非物质的部分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存在,一部分仍然活着继续发展,延伸为现代工艺、纯艺术,还有一部分成为现代设计的原创源泉,更有部分积淀为人类、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记忆。

  在传统工艺研究界,对待以上的变化有几种态度:(1)研究者的立场和角度,在传统工艺的物质属性“不是东西”以后,注重它的思想的价值,并对它采取保护与宽容的态度;(2)创作者的角度,一是

  传承技艺,二是将它转换成文化创意产业;(3)大众的角度看,有相当部分依然活着,它是生活的一部分,因生命在继续而呈现生态的意义。

  物质与非物质的转换是一种辩证关系,在当代社会,这种关系的转换,会带来新的思维和产业活力。传统工艺的教育与陶冶作用被重新认识,它的心手合一的劳作模式,正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重新认识乡土的价值,成为乡镇企业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将传统在现代转化,还能成为适应现代生活的艺术创造。

  但是发展也带来局限,我们无法确定“保护―宽容的限度”,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因为绝对的“生态”是不需保护的;另外保护带来的人类动物园效应,也使保护不能成为常态。同时,非物质的无限扩大将成为“异己”,它会反过来约束社会的朴素发展,一些地方的保护和开发,使地方成本增加,文化消费变贵了。我很希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能学习陶行知,它的行知合一,使非物质文化保护成为一种人类自觉的行动;而学习柳宗悦,则希望保护不是被动的,它有望成为现代设计的源泉和原创的动力。

篇二:非遗界四大传说

  

  《非遗文化赏析》课程标准

  《非遗文化赏析》课程标准

  总学时:30学时授课学时:25实践课学时5一、课程描述

  课程从基础理论和实用理论两个方面,并结合非遗案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讲授,构成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课程。以非物质文化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概要地论述非遗文化的基本概况、非遗技艺,是研究非遗文化发生的基本规律、阐述其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非遗文化种类特点为宗旨的学科体系。

  本课程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实施以课堂上课与线上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以讲座、技艺展示等方式为辅助教学手段,从文化本质论、文化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和艺术接受论这五大方面循序渐进地深入探索研究非遗文化发展和传承规律,有助于学生认知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引导学生体会非遗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实现传承意义化生存梦想,能够观察和基本鉴赏非遗领域的作品,研究非遗的发展规律,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让学生重视艺术理论的学习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为非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实践服务。

  二、本课程的应用范围: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全日制高等职业专科三年制的学生,是博雅全人教育学院的美育课程。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导论(3学时)

  (一)教学内容(理论)

  第一节非物质文虎遗产及其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产生于保护的需要

  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及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紧迫性

  第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一、我国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

  二、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四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的总体把握

  一、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内涵的原则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要坚持科学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二)教学要求

  1.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产生的过程及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

  2.认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3.了解世界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进程与现状。

  4.识记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内涵的界定原则、项目认定的主要原则、保护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第二章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3学时)

  (一)教学内容(理论)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一、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和深化

  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释义

  一、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几个概念的理解

  二、国内外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解释

  第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人类遗产的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关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关系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的关系

  第四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

  一、独特性

  二、活态性

  三、传承性

  四、流变性

  五、综合性

  六、民族性

  七、地域性

  非遗赏析

  一、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

  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古琴艺术

  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四、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

  (二)教学要求

  1.理解文化遗产、有形文化、无形文化和文化空间的含义。

  2.系统地理解国内外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界定。

  3.全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人类遗产的关系,重点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关系。

  4.深入理解并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3学时)

  (一)教学内容(理论)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丰富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丰富性与体系性

  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时性基本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

  第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时性基本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

  第四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时代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非遗赏析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一、白蛇传传说

  二、梁祝传说

  三、孟姜女传说

  四、牛郎织女传说

  (二)教学内容(实践)

  1.通过讲座等形式,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如云锦技艺传承人郭俊;

  2.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展演,如云锦展厅、技艺展演等。

  (三)教学要求

  1.识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概念

  2.认识并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时性基本价值、共时性基本价值及其关系。

  3.认识并理解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和生产性保护方式,以及它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时代价值,在市场经济、消费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4.通过讲座等形式,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展演,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重要性的感性认识。

  第四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3学时)

  (一)教学内容(理论)

  第一节国际一级保护工作的意义

  一、保护工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特定文化权利的实现

  第二节国家一级保护工作的意义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团结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全民文化自觉,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

  化

  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

  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繁荣

  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消除发展差异,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文化均衡发

  展

  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青年一代的文化启蒙和爱国主义教育

  非遗赏析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一、春节

  二、清明节

  三、端午节

  四、中秋节

  (二)教学要求

  1.理解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性质及其理论基础的认识。

  2.从国际一级和国家一级两个层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

  3.在理解国际一级保护工作意义时着重从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特定文化权利的实现三个方面入手。

  4.在理解国家一级保护工作意义时要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性和民族性立场的统一问题。

  5.结合实际,理解保护工作对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综合意义。

  (三)作业布置

  1.结合实际,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人们文化遗产观念的影响。

  2.调研自己家乡或民族民间文化现状,看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其产生了何种影响。

  第五章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3学时)

  (一)教学内容(理论)

  第一节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一、中国古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二、中国现代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篇三:非遗界四大传说

  

  第9卷

  第1期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ol.9

  No.1

  V()

  MOURNALOFSHIJIAZHUANGTIEDAO

  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ar.0152015年3月

  J2

  ()文章编号:00009536520150107752---耿村故事”的英译国家非遗项目“魏

  怡()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河北石家庄

  050043国家非遗项目河北省藁城市“耿村故事”是民间口头文学中的瑰宝。为了进一步

  摘

  要:推动其走出国门,加强海外对它的了解,有必要弥补目前英译本的缺失。考虑到耿村故事所涉题材广泛,因此根据不同题材,从神话、人物传说、四大传说、佛道传说、风俗习惯、寓言、笑话与生活故事等六个层面系统地探讨其英译策略,强调故事背后蕴含的中国文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翻译成册并出版,推动耿村故事走出国门,成为源自当代中国、风靡全世界的“一千零一夜”耿村故事;英译;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国家非遗项目

  关键词::/315.9

  文献标识码:OI10.13319.cnki.sztddxxbskb.2015.01.15HA

  D

  中图分类号:jj硕的成果和奇异的民族文化景观,不仅在国内学术界引起轰动,也令国外学术界赞叹和震惊。自从1耿村民间故事家群及其作988年河北省召开“品讨论会”以来,先后有数以百计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的研究团队前来考察,并与耿村建立长期联系。海内外100多家新闻媒体对耿村故事进行了报道。2即006年美国女娲故事协会代表团(由多名美国故事协会成员组成的女娲故事远征队)赴耿村交流。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人将耿村故事翻译成英文并以文本形式出版。而单凭口头交流的方式宣传这一民间文学瑰宝,显然存在诸多局限。首先,面对面的口头交流受时空所限,无法时时处处大范围进行。其次,当地地处冀中平原,方言虽属较易懂的北方方言,但对于听惯普通话的学者、研究人员和译者来说,若单凭听力,仍较难理解。再次,目前市面上已有系统的耿村故事集,凝结着相关故事家和研究人员数十年的辛勤汗水。如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英译,那定会节省时间、事半功倍。最后,为了促进非遗保护及推广工作,相关翻译人员和研究者若能主动将现成的故事文本译成英文并出版,无疑会大力推动耿村故事走出省外、耿村故事发展现状

  一、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河,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生息繁北省古称“冀州”衍的沃土,亦是传统中农耕民族的活动区域。千百年来,在这片热土上,形成了辉煌灿烂的民间文化。作为传统民间文化的结晶,故事这一叙事体裁涉及人群广、地方色彩强、流传时间久。著名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耿村故事”正是河北省汉族民间文学的瑰宝。耿村虽然只是冀中平原一个普通村落,但自古以来却一直保留着讲故事的传统民风,附近老、“,笑话村”专家学者称之为百姓称之为“瞎话村”[1]。这个村落“、“故事村”中国民间故事第一村”在1986年全国开展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大普查中脱颖而出。至2河北省、石家庄市、藁004年间,城市文联、文化局等组织和有关人员组成普查队,发现男女故事先后前往耿村进行大型普查11次,其中能讲1讲述者230人,00个以上的大故事家能讲58人,0到100个的中型故事家39人。在2普查、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已出版耿村故事及理[]共计1论学术著作共15部,23万字2。这些丰1

  收稿日期:12201425--,作者简介:魏

  怡(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哲学、美学、宗教、翻译、跨文化、英语教学等。1983-))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4YY009]():魏

  怡.国家非遗项目“耿村故事”的英译[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本文信息:J.2015,91771.8poalloonethousandli(aroxisedlabletoq)。此外,由于化蝶的结局,二人又常被意译为et)(。可以将这两“蝴蝶恋人”hebutterflloverst

  y

  种译法结合起来,体现中英文化的异同。又如:孟)哭长城讲述了夫妻之间劳姜女(adMenianLygjg

  燕分飞的悲剧故事。最终丈夫由于建造长城而累死,而孟姜女则哭倒了丈夫参与建造的部分长城。这一爱情悲剧反映了统治阶级对百姓的非人残害。在翻译时有必要传达这一讯息。这样,读者)(这一信息时,在接受“长城”就不会reatWallG

  只惊叹于其巍峨壮观,不会只联想到它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而是会深刻反思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再如,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由爱情的追求,这一天同时也试图解释了银河(heMilkWat

  yy)

  文现象。在翻译时还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七)((与西方的“夕节”情人节”ixiFestivalaintQS

  ’)联系起来,重点介绍中国传统节ValentinesDa

  y日习俗。此外,还要强调西方情人节在当代中国的广泛影响,并提醒年轻人不应过于热衷于这一节日,而忽略了中国传统七夕节背后的文化内涵。五)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俗等,主要包括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耿村故事中的风俗传说包括过年放鞭炮、熬年、二月二龙抬头、清明节上坟等。这一部分涉及诸多中国“龙抬头”特色文化要素,可谓翻译的难点。例如:的翻译可以从字面上直接翻译为“raoneadD-H-g”,但这种简单的英文排列在英语RaisinFestivalg

  文化中无法达成有效交流,也无法引起英文读者的共鸣,因此需要加注,补充解释这一观念在中国——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文化中的含义—阴历二月二日那天,负责降雨的龙王抬起头。那日之后,人间的雨水会越来越多,春天降临。(ccordintoAg,thefolkleendthe2nddaofthesecondlunar

  gy

  monthistheverdaforthedraonkinwhois

  yygg

  inchareofcloudsandrainstoraisehishead.

  g,tAfterthatdaherewillbemoreandmore

  y,srainothatdaisalsocalledSrinDraon

  ypgg)(其中在翻译“这一知龙王”Da.raonKinD

  ygg)识点时,还可以结合并比较古希腊神话中的海神。同时,波塞冬(还要解释在二月二当oseidon)P——追求好运和富足。天,中国人理发习俗的来源—(eoleettheirhaircutbelievinheChineseT

  ppgg)此itwillbrinthemoodluckandroserit.

  ggppy

  外,还可以补充中国某些地方“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习俗(tisalsobelievedthatettinaI

  gg

  haircutdurinthefirstlunarmonthisterribl

  gy,andwillleadtothedeathoftheirmau的英译国家非遗项目“耿村故事”

  第1期

  魏

  怡:生活经验中提炼的生活智慧,传达了他们最为朴实的道德观念。由于这类故事有趣味高下之分,在翻译时要注意甄别、分类,摒弃粗俗不雅的故事,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良、孝顺、勇敢、报恩等美德。81充分传达其背后蕴含的中国文化,考虑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异同,有意识地发扬特定的文化知识,促进跨文化交际。翻译时不必机械拘泥于某一固定形式,可以灵活采取直译、意译、加注等方法,最大限度地传达文化信息,促进这一辉煌的民间文学走向世界。本文正是从翻译的文化转向视角出发,辅以读者接受理论,根据不同题材,细致探讨了耿村故事英译的原则和方法。但鉴于故事数量繁多,且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因此具体的翻译技巧还应取决于具体故事的题材、体裁、篇幅和文化背景,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结语

  四、耿村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学的典型代表,是来自劳动人民的草根文学。它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诸多特征,题材广泛,囊括了神话、历史人物、地方风物、风俗习惯等。在译介过程中,译者不能只从字面上将这些故事转换为目的语英语,还应参考文献:[]刘金柱,樊更喜,李敬儒.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耿村1民间故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M].2012.[]杨荣国,毕波,杨清华.居落文化的明珠:中国耿村故2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M].2011.[]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耿村民3[间故事集(五卷本)石家庄: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民M].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990.1[][袁学骏,石家刘寒.耿村的一千零一夜(共六部)4M].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魏建刚,吕自先.从文化翻译看中国民间文学的英译5[]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7,40():1112632.-’OEntheChinesenlishTranslationofChinasNationalIntanible-

  ggCulturalHeritaeProectGencunStories

  gjgWEIYi,),(050043,ChinaTiedaoUniversitShiiazhuaneartmentofForeinLanuaesShiiazhuanD

  jgpgggjgy,,:AeminthecrownroectGencunStoriesisabstractThenationalintanibleculturalheritae

  gpjggg’)oabroadanddevelomentromoteGencunStoriestoofChinasfolk(oralliterature.Inorderto

  pggp,culturalcommunicationbetweenChinaandtheworlditisnecessartocomensateforthecurrent

  yp,lackofEnlishversion.ConcerninthewideraneofdifferentsubectsoftheStoriesitisadvisable

  gggj

  :m,todiscussthetranslationstrateiessstematical

篇四:非遗界四大传说

  

  非遗绽放“白蛇”之美

  作者:章莉莉

  来源:《上海艺术评论》2018年第4期

  今年4月,非遗跨界音乐剧《白蛇惊变》在上海虹桥艺术中心惊艳首演。流转千年的《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荡气回肠的凄美故事,发生在西子湖畔一个烟雨迷蒙天,跨越人妖之间的恋情,情感与宗法之间的冲突,悲壮缠绵,流转千年。

  导演徐俊将“古典新美学”理念,用现代视角结构中国经典传说,东西融汇,音乐和编舞都来自美国和丹麦艺术家,灯光、舞美和造型等来自中国艺术家。

  更有趣的是,音乐剧将非遗技艺荟萃一堂,穿越古今。非遗跨界部分在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的共同策划和组织下,音乐剧共计贯穿了12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七项为传统手工艺,包括竹编、缂丝、蜀绣、顾绣、乱针绣、十字挑花、银饰锻造,其余为赛龙舟、鼓乐、武术等节庆民俗和表演类非遗。此次非遗跨界音乐剧的尝试,也是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设立的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的一次探索性实践项目。

  首演剧场入口处的《白蛇惊变》非遗手工艺展,唯美奢华,吸引诸多观众驻足静赏。东阳竹编技艺制作的廊柱断桥演绎了西湖江南绝景,银饰锻造技艺造就了灵动飘逸的白蛇发饰,四项织绣技艺创作了白蛇曼妙的素紫纱衣。展览颇有十九世纪英国手工艺运动的风范,清晨阳光通过剧场的玻璃幕墙照射下来,阳光斑驳,充满生机,预示着中国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复兴。

  从非遗跨界音乐剧的策划到首演,共计经历了八个月的时间。第一阶段为非遗跨界舞台美术,第二阶段为非遗跨界白蛇服饰,第三阶段为非遗梳理及演出和展览的筹备。三个阶段的点点滴滴,凝聚了徐俊戏剧和PACC两个机构团队的力量,以及六位非遗传承人、高定设计师、品牌机构、演员们的通力合作。

  其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陪伴我们成长,非遗跨界音乐剧是我们的一次大胆构想和探索实践,寻找中国文化的一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可能性。

  非遗跨界音乐剧的缘起

  2017年9月,机缘巧合,上海戏剧导演徐俊和制作人俞惠嫣专程来到上海美术学院找我。当时这对才子佳人的上海伉俪夫妇令我印象深刻,气质儒雅非凡,谈吐温婉平和。当时我正在上课间隙,虽然匆忙见面汇谈,却一见如故,开启了这段非遗跨界音乐剧的缘分。

  当时徐导刚从北京回来,从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文艺工作者培训班学习中,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当时正在推进音乐剧《白蛇惊变》的前期策划,因此当得知上海大学近三年来已承办了十几期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教学任务,特别看到了我们在上海设计周推出的大型公共艺术装置《竹编万花筒》的案例后,产生了将竹编融入音乐剧的构想。《竹编万花筒》是我牵手四川道明竹编传承人杨隆梅和东阳竹编传承人何红兵共同创作的跨界艺术装置,也是家居装饰设计和公共艺术创作跨界的一件创新作品,没有想到正是这件作品给予了徐导全新的创作灵感。

  经过汇谈讨论,根据音乐剧舞台美术的特征和要求,我们在浙江省和四川省两地斟酌了竹编技艺,最后选择了在地域文化上更为契合的浙江东阳竹编,作为音乐剧的舞美非遗制作技艺。东阳竹编擅长制作立体造型,也时常竹木结合,推陈出新,民间传说《白蛇传》和东阳竹编同属浙江省非遗项目,在地域人文历史上一脉相承。

  于是我们特邀东阳竹编传承人何红兵参与此次音乐剧跨界项目中来。何红兵是上海大学承办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2016竹艺研修班学员。当时在我们的设计师跨界课程中,我们邀请了两位荷兰产品设计师来到课堂与传承人牵手合作,2016年何红兵就与设计师共同研发制作了圆形大竹灯和小夜灯系列,2017年在PACC的策划组织下进一步改良形成甜甜圈造型的竹灯具系列产品。有了与国际设计师合作的经验,何红兵此次与舞台美术设计师和舞美制作师傅共同合作起来,显得得心应手。

  东阳竹编,廊柱断桥,西湖绝景

  去年金秋十月,我们在上海白玉兰剧场进行了一次关于“竹编进入舞美创作”的专题会议,并观看了音乐剧创作彩排。竹编传承人何红兵专程从东阳赶来,制作人俞惠嫣、舞美设计徐肖寰、舞美制作陈新、服装设计范丛博,以及PACC参与非遗研培教学的几位老师共同参与,大家畅谈了非遗元素如何进入音乐剧及相关的可能性。正是此次聚会正式开启了非遗跨界音乐剧的具体工作,此后何红兵与陈新密切沟通,相互高度配合完成了包括断桥、廊柱、雄黄酒坛等系列道具,并在11月底的内部彩排中顺利使用。

  在音乐剧首演中,法海的十根灯柱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道具,也是剧中人权社会宗法理治的象征。每次法海出场时,音乐凝重威严,合声肃穆低沉,全场暗灯无光。此时十根廊柱灯火飘然出场,肃穆斑斓,法海黑衣登场,男中音划破天空,真是寒灯独夜人,断绝尘缘,飘然一杖。

  灯柱是由何红兵采用东阳竹编中经典的乱编法制作而成,立体圆筒形的竹编上部密下部疏,形成透光性的微妙变化。乱编也称为自由编,具有浑厚自然的特征,也极富艺术张力。灯柱上下各点一盏明灯,充满东方禅意,也赋予舞台灵幻玄妙的审美意境。

  在西湖断桥的营造设计上,也是白素贞与许仙初次相遇的那一幕,远处的断桥在西湖水的倒影下,上下对称,形成朦胧远景。整个断桥由较为粗旷的竹编技艺制作而成,编织的肌理效果,恰好形成西湖水影影绰绰的视觉感受,这是江南独有的景象。

  上下对称的当代中国美学意境,来源于西湖水倒影缠绵的视觉印象,也是舞美设计徐肖寰精心设计的,形成了整部剧目特有的视觉印象。在音乐剧中无论是法海灯柱、西湖断桥、飞檐梁柱等道具,都采用了一半水面上一半水面下的对称美学,好似人妖两界如同天地之隔两茫茫。

  此外,剧情中重要的道具是一坛雄黄酒,凄美缠绵的故事转折都围绕着这坛酒,当男女主角一起捧起酒坛的时候,也是观众们最为感动的瞬间。这坛酒的道具制作,最终采用江南棕色酒坛,配上竹丝扣瓷的工艺制成。老竹篾和黄酒坛相濡以沫,中国传统手工艺让观众时光倒流,仿佛穿越千年时光,让白素贞再等一回也值得。

  缂丝刺绣,素紫纱袍,仙袂飘飘

  在完成音乐剧舞台美术非遗制作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大学2017年12月承办的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2017染织绣研修班”的跨界交流和综合创作课程,我们在研修班上特邀了四位织绣传承人参与白蛇服饰的创作中来,分别是四川蜀绣传承人吴玉英、上海顾绣传承人黄辉、常州乱针绣传承人张莉、苏州缂丝传承人王建江。

  在染织绣研修班的设计师跨界课程上,我们邀请了音乐剧导演徐俊和相关主创人员来到PACC开启白蛇服饰的跨界策划。四种非遗织绣技艺相互融合,共同造就了白蛇的青蔓素紫纱衣,蜀绣、顾绣、乱针绣、缂丝,针线缠绵,经纬交织,女主角白素贞风吹仙袂飘飘举,身披纱衣入云去。音乐剧造型设计师范丛博说,“女主角的服装共有四套,主要表现其蛇、人、仙三界之间的层层联系,凸显出灵性、人味和仙气。”四位非遗传承人精心打造的是其中一套白蛇服装,为了更好地设计统筹四种非遗技艺,PACC特邀高定服饰品牌“唐蝶服饰”的设计师陈冬梅共同加入深化创作。她根据白蛇传的故事,重新绘制创作了服装上的纹样,宝扇、牡丹、祥云、波浪构成了白蛇的世界,同时加强了服饰的拖尾和水袖、窄腰高领,汉风唐韵,形成新中式古典灵秀的风格。

  四位传承人学员和高定设计师从12月至1月进行策划、设计和分工的工作,在今年新年的2月至3月进行紧张赶制。传承人张莉用常州乱针绣完成了服饰上所有的叶片绣制,乱针绣活泼的针法表现了每片叶子别致的生命力,耐人细看。蜀绣传承人吴玉英和顾绣传承人黄辉则分工用细腻的针法和配色,将服饰上的宝扇、牡丹、祥云、波浪用刺绣表现的栩栩如生。整套服饰为明亮色调,每个刺绣图案采用了不同的亮色丝线,浑然一体,却有变化万千。

  设计师陈冬梅运用了唐韵遗风设计的宽腰带,采用大面积水蓝和金色系,波浪纹层层叠叠,极有蛇之灵动水性,与剧中白蛇的水兵阵相呼应。苏州缂丝传承人王建江负责完成整套服饰的腰带,寸缕寸金的缂丝技艺,让整套服饰尽显皇室华贵典雅之风。王建江是苏州王氏缂丝第六代传承人,祖上给皇帝做龙袍,现在他经常受邀在故宫修复文物,此次参与非遗跨界音乐剧也是平生第一次,他非常高兴加入这样的非遗创新项目。

  银饰锻造,灵动银簪,似人若仙

  在白蛇服饰的整体推进中,发饰也是女主角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素贞娥眉青黛、乌发蝉鬓,银簪花钿,给人一种灵气和温婉的感觉,让本是蛇妖的白素贞有了人味儿。

  今年一月,我们邀请了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2017银饰锻造研修班”的学员—苗族银饰锻造传承人刘兵参与发饰制作。经过跨越新年的赶制,终于在三月排练前完成银饰,并进行了试妆拍摄,效果很好。在音乐剧首演之后,刘兵感慨道:“上海昨日首演,看到这幕放心了,春节期间总算没白忙活!”

  剧中白素贞云鬓红颜,宝钗花钿,似人若仙世所稀。白蛇银发饰六件套,清雅温婉,灵动飘逸,是音乐剧造型设计师范丛博团队设计,并用三维打印的方式制作出了模型。在此基础上,传承人刘兵运用银饰锻造和花丝工艺进行深化设计和制作。

  这套发饰中左右两支兰花发钿相当生动,细看有花瓣的肌理感,还有灵动修长的藤蔓,灵动妖娆,又似蛇信,银丝蜿蜒,紧贴发丝。蛇形发饰运用了锻造錾花工艺表现出蛇皮肌理效果,两个蝶形发饰上的小兰花采用苗族银饰的花丝工艺,细腻生动。银发饰凝聚着非遗匠人的执着情怀,也饱含主创人员的古典新美学观,讲述着流转千年的白蛇绝恋,让舞台成为传说中的烟雨世界。

  蜀绣鞋靴,踏水云间,梦回西湖

  打造白蛇非遗服饰时,我们从头到脚做了整体的策划,一双鞋子采用了戏剧中比较庄重威严装扮时所用的厚底靴,绣花鞋面上采用了蜀绣工艺,由传承人吴玉英赶制完成。我们特邀了中国原创鞋履品牌sheme加入此次跨界项目,在原有服饰设计师范丛博的设计基础上,sheme首席设计师张金弦为白蛇鞋靴进行了深化高定设计。

  这双鞋靴具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水云间”,好似白素贞梦回西湖结缘时,脚踏祥云,踏皱一池春水;又似与法海斗法时,波浪滔天,水漫整座金山。以水纹和云纹来表现故事环境

  空间,金银色线搭配淡彩丝线,形成高亮度的祥云与波浪,清新淡雅,缠绵缭绕,仙气灵动,这与白蛇衣服上的水纹遥相呼应。

  传承人吴玉英在刺绣时运用了蜀绣中精典的“车拧针”、“斜铺针”等针法,表现了祥云与波浪的运动感。制鞋工艺流程包括制楦、下料、裁剪、刺绣、滚边、缝面、上里、做底、上鞋、成型等十几道工序,耗时约一个月。刺绣与制鞋工艺相辅相成,终于形成了这双贯穿古今,既传统又时尚的当代中式浪漫鞋履,随着白素贞的脚步宛若踏入仙境。

  结语

  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得共枕眠。音乐剧《白蛇惊变》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最终融合了12项非遗。后期在上海市宝山区文广局的支持下,男主角许仙的蓝色腰带采用宝山罗泾挑花十字绣,是由青年挑花十字绣传承人郑晓蓉完成,精致细腻,充满江南田间秀美刚毅之风。

  在音乐剧的五项节庆民俗和表演类非遗项目中,武术和鼓乐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中剧中有八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担任演员,其中包括一位全国武术冠军,鼓乐演员来自于上海绛州鼓乐团顶尖鼓手。赛龙舟作为端午节民俗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罗店龙船和月浦锣鼓作为上海市非遗名录,都在徐俊导演的精心设计下融入音乐剧的精彩演出。

  6月5日在上海大学参加的北京恭王府举办的“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优秀成果展(上海高校专题)展开幕仪式上,音乐剧《白蛇惊变》精选了片段在恭王府的银安殿唯美上演。这部情感涌动、张弛有道的当代音乐剧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绎出一幅颠覆天与地,超越生与死,聚散人与妖,叛逃罪与罚的江南印象画卷。法海的灯柱充满东方禅意,渲染了舞台灵幻玄妙的气氛;白素贞穿着整套非遗服饰深情演出,非遗之美感动了观众。

  非遗跨界音乐剧《白蛇惊变》的探索实践,源于大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用当代视角解读经典,让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历时八个月的非遗跨界创作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能量,这也是艺术创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新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指引下,希望通过这次艺术领域的跨界创作,引出跨越传统和当代、东方和西方之间更多元化的文化繁荣复兴的发展路径。

  作者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

篇五:非遗界四大传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的防风神话顾希佳有关防风神话的发掘与研究,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已崭露头角。1991年和1993年,先后召开的二届“中国防风神话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造成较大影响。1996年,钟伟今主编《防风神话研究》面世,1999年,钟伟今、欧阳习庸《防风氏资料汇编》出版,从学术研究的层面上,至此已大致形成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1996年,德清市三合乡重建防风祠,恢复中断近半个世纪的“防风氏秋祭”,当地祭祀防风氏的民俗活动和防风神话传说的口述实践绵延不绝。此间,曾举行过多次关于防风文化的小型座谈会,讨论如何保护传统的一系列问题,酝酿着有更大的进展,本人一直得以参与讨论,十分荣幸。今年5月,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防风传说”名列其中,更加鼓舞了大家进一步开展防风神话研究和保护防风传说活态传承的热情。回顾这20多年的历程,感触良深,在庆贺之余,觉得有关“防风氏”的文化实践和学术研究,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在理论层面上,也有不少问题。正有待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之后,曾经有人提出异议:为什么我们以往都称之为“防风神话”,现在却公布为“防风传说”了呢?神话和传说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应该怎样恰当地作出区分?这其实是学术界争论已久的一个问题,迄今也还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不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毕竟我们还是应该达成某种共识的。记得在t993年12月的第二届防风学术研讨会上,我就曾经提交过一篇论文:《再说神话的传说化现象——对一组防风氏神话的分析》。其实关于神话的传说化现象,我在此前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从<魇魔桥>所引起的传说概念思考》(载《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第5期)中,就已经有所讨论,只是借着防风学术研讨,我又进一步阐明了这一观点而已。现在看来,这些观点大致还是站得住脚的。为此,我与刘锡诚先生也有过一番讨论,他说,不仅是防风传说,也包括舜的传说、禹的传说在内,其实都有这种现象。所以当时讨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最终还是将这三个项目都认定为传说,而没有命名为神话。161

  其实,我们在阅读古典文献时,可以说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形的。这里不妨先抄录几段古文献以作讨论:《太平寰宇记》九八引-《临海记》:“东海有山,形似覆釜。山上在巨迹,是夸父逐日之所践。”宋高似孙《剡录》卷四‘‘禹岭,'.‘‘禹余粮岭在了山,山下为了溪。王锤序言:禹治水,止于此。山中产药,称禹余粮。”明谢肇涮《五杂俎》卷十一:“泰山有太乙余粮,视之石也,石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黄。相传太乙者,禹之师也,尝服此而弃其余,故名。”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随郡北界有九井。相传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又云:浚一井,则众井水皆动。”《艺文类聚》卷四四引《世说》(疑为《幽明录》):“会稽有防风鬼,屡见城邑。常跛雷门上,脚垂至地。晋横阳令贺韬义善鼓琴。防风闻琴声,在贺中庭舞。”南朝梁任防《述异记》卷下:“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一名神农原药草山。山上紫阳观,世传神农于此辨百药,中有千年龙脑。”唐张篱《朝野佥载》卷五:“辰州东有三山,鼎足直上,各数千文。古老传日:‘邓夸父与日竞走,至此煮饭。此三山者,夸父支鼎之石也。”’《说郛》卷二十三下弓f《辨疑志)):“潼关北大河中,有滩出水可三二尺,滩上有一树。古老相传云:本女娲墓。女娲炼石补天缺,断鳌以立地维,故墓在大河中。水高与高,水下与下,盖神之所扶持也。”《太平广记》卷三九0引《唐历》:“潼关口河潭上有树数株,虽水暴涨,亦不漂没,时人号为女娲墓。”唐李冗《独异志》卷中:=“黄帝斩蚩尤,冢在高平寿长县,高七文。时人常十月祠之,有赤气如匹绛,时人谓之‘蚩尤旗’。”上述这些文献材料中所涉及的神话人物,有夸父、女娲、黄帝、神农、禹、防风等,但是这些文本所记的民间叙事作品却并非神话,而只能认为是一种传说。上述叙事作品,大致存在着以下~些特征:其一,所说人物,仍然沿袭远古神话,所说掌故,也大致沿袭远古神话中早已形成了的情节结构,诸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神农鞭药、禹治水等等。其中,所说的地点,则是后世人们的一种附会。我们知道远古神话所说地点,往往难考,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具体的地域所指。这是符合原始人的实际情形的。他们还没有历史意识,也缺乏地理意识,一切都有些浑浑噩噩。但是到了后世,人们的历史意识加强了,尤其是乡土意识加强了。于是各地人们纷纷将神话实指于自己家乡的某处风物,以增强自豪感。这里还有一种情形,也是必须提到的。前人早己指出,古人在迁徙他乡之后,往往会给新迁入地取地名。而他们所取的那些地名,又总是要沿袭祖籍地的习惯称呼,以增强亲切感和归属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远古神话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在许多地方都不约而同地被传说化,被当地民众讲述成就是发生他们那里的一段史实,而其实则是一种附会和虚构。时至今日,因此而引起了一系列的争议,大家都要争自己家乡的这块热土才是正宗的神话产生地。比如我们今天大家习惯上都已经认可了的黄帝陵、黄帝升天处、大禹陵,以及女娲墓、神农井、夸父鼎、蚩尤旗等等,其实大多属于这样一种情形。而究其根源,则都与神话传说化这样一种民间文学现象有关。说到神话传说化,还有另外一种现象,也是必须提到的。那就是在长期的传统社会历程中,大量的神灵传说是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的。神灵传说与神话应该有所区别,神话产生于神话时代,这当然不必怀疑。但是在漫长的传统社会里,或者甚至可以说时至今日,人类的造神运动都一直没有停止过。在中国的历史上,特别引人注目的,有道教的神仙传说、佛教的佛、菩萨传说,以及形形色色的地方神、俗神传说,乃至有关帝王、伟人、奇人的神异传说。总之,这一大批神灵传说,在创作手法上与原始神话一脉相承,颇为相似,以至于有人会以为它们也是神话。然而仔细分辨,则发现此类民间叙事作品的思想意识、创作动机、叙述手法、审美情趣,都与神话有着质的区别。概言之,原始神话是原始人的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只能产生于神话时代,而后世的神灵传说却是后世人们有意识造神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创作。对照上述两种颇为常见的民间文学现象,我们再来讨论有关防风的民间叙事作品。前引《艺术类聚》卷四四所载<防风鬼>,就应该认为是一种后世人们集体创作的163

  传说。或者称之为是神话传说化的产物。时至今日,这样的民间叙事仍然不少,记得在1993年12月的会议上,我曾经认为:4=-条鱼精争封地》、《三王选地盘》、《雌雄井》、《防风氏与金龙狮》、《篾匠成将军》、《防风王的架坯》、《石龟传奇》等作品,弘5应该称之为传说,而不宜称为神话。最近我又认真阅读了这几个作品,觉得这个观点仍然是可以成立的。当然,上述作品都与防风氏神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流露出当地人民群众对防风氏这一神话人物的深切怀念,保留着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朦胧记忆。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表述,没有当初的防风神话,也就不可能产生如今我们所听到的这样一批口头故事,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但是仔细分析这些口头故事所产生的时代,显然较为晚近:.总是与今天人们所熟知的一些小地名有着密切联系。有的故事中还出现了“四大金刚",而这种佛教神灵的传入显然较为晚近。有的故事则是从防风祠这个后世才建成的古建筑生发出来的。凡此种种,无不说明这些口头故事的产生年代并非是神话时代,而是较为晚近的传说时代,是神话在后世传承流布过程中的一些衍生物、副产品。首先,当然是创作和传播这一类口头故事的民众很喜爱古典神话,他们很乐意采纳古典神话中的一些元素来进行口头创作,然而他们的思维又是清醒的,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为清晰的历史地理概念和文化知识,有了传颂自己家乡光荣历史的创作冲动,于是在他们的口头创作中便会充分使用一些古典神话元素,同时又加进去后世的生活积累,经过一番想象、夸饰、虚构,便出现了一大批与某些古典神话有着密切联系,却又并非古典神话的口头叙事作品。这些作品,或者可以称之为神话的传说化,或者我们也可以直接称之为传说。当然,有关神话与传说的讨论应该说还在进行中,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也是很正常的。有的学者给神话下的定义较为宽泛,往往会吸纳进后世产生的一大批口头叙事作品,也有一定道理。毕竟从神话时代到传说时代,有着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间存在一个模糊地带作为过渡,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为了便于保护当下的口头传承,我们必须有所界定,这也是工作的需要。222上述作品原文载《防风氏资料汇编》第209--222页,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164

  接下来,我们需要讨论:应该怎样保护“防风传说"?尤其是在当下,我们已经把防风传说纳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应该怎样开展我们的工作?我们知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民间文学的保护,主要是保护它当下的活态传承。在研究民间文学的历史渊源时,我们当然也十分重视历史上不同时期里保存下来的文献史料。不过,如果只有文献记载而没有当下的口头活态传承,那么这种遗产只能被当作是一种文学遗产,或者直接称之为文献典籍。只有当文献典籍中的内容仍然活在当下人们的口头讲述活动中,它才可以被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随之而产生了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的一系列话题。大家都知道,当下的环境并不有利于民间文学的活态传承。如果往上追溯五六十年,在我们周围还可以经常见到许多人围坐在一起听故事,说笑话,或是唱民歌的生动场面。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迅猛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先是书籍、报刊的普及,使阅读文本占去了许多时间;接着则是广播、电视、电脑网络、光盘、手机等现代传媒手段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即使有人有着讲故事的强烈冲动,周围的人恐怕也已经缺少听故事的迫切愿望了。总之,在当下,民间文学的活态传承正在被弱化,被边缘化,而那些有着一肚子民间文学的传承人则往往年事已高,乃至不断出现“人亡歌歇”的局面。防风传说的活态传承也不例外,也大致符合上述态势。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加大保护力度,防风传说口耳相传的“链条”就很有可能在某一天会突然断裂,这一带民间将不再会有人给你生动地讲述那些防风传说了。我们只能到书本上去阅读防风的神话传说。这是我们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如今,防风传说已经进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地方上的荣誉,更是各级政府的一种责任。如何保护它,而不致于让它在我们手上消亡,就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大家一起去认认真真地做一些事情。根据各地的经验,不妨在这里提一些建议,以供我们在保护防风传说时作为参考。首先,还是要寻找到那些能够讲述防风传说的传承人,进一步加强采风的力度。尽管在20世纪末的民间文学三集成普查中,这一带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已经获得并

  整理出了不少防风神话传说的记录稿。但是从各地的经验看,这样的工作其实是永无止境的。有一些优秀的传承人或许尚未被发现,有一些好故事尚未被采录?需要不断补课。或者说,如今时间又过去了一二十年,这些原先曾经被采录过的口头故事又有了哪些变异?我们非常需要获得不同时期里的记录来加以比较,以便从中寻找民间文学在当下衍变的内在规律。再则,当年的记录稿如果保存不当,可能已经散失。今天我们再去采风,则可以借助当下的先进设备,把录音、录像和文字记录一并完成。如果能够这样去做,防风传说的数据库就有可能做得更加符合代科学的要求。其次,需要组织专门力量,来完成防风传说数据库的建设。这是文化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提出的工作要求,有些国家级非遗项目已经在这样做了。其三,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手段,在当地引导和推动民众传讲防风传说,激活人们对防风传说的兴趣和注意力,借助媒体的宣传,出版通俗读物,扩大防风传说的影响。组织故事会,特别是让防风传说进入当地的中小学,进入当地的乡土教材,凡此种种.。都是值得提倡的一些做法。当然,保护防风传说并非是一项孤立的工作任务,它不可能就事论事地关起门来做,而必须融入地方上的文化建设,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做好。限于篇幅,这里无法一一展开。诸如防风祠的建设与管理,防风文化展示馆的建设和充分发挥作用,防风氏秋祭大型民俗活动的组织,防风古国的历史研究,防风古典神话的学术研究等,也必将有力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的防风传说保护。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着相互抵触、相互排斥的地:号,相反地,倒是一种相互推进,共同繁荣的关系。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保护防风传说,需要坚持整体性的原则,要注意保护它的文化生态环境。在这个意义上说,上述一系列的工作就势必形成为一个文化建设的全局,缺失了任何一个部分都是不行的。指出这一点也十分必要。作者:顾希佳,杭州师范大学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非遗界四大传说 非遗界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方远公文网 200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方远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方远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070125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