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大监督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国企大监督工作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强化了对企业的全面监督,有效防范了各类风险。
首先,监督机制
不断完善。国企积极推进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强化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职能,确保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加强与外部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内外结合的监督合力。
其次,监督重点
突出。国企大监督工作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聚焦重大项目、重要业务和关键环节,加大监督力度,切实保障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此外,监督手段
创新。国企积极探索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在监督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了监督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总的来说,国企大监督工作在防范风
险、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创新监督手段,为国企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论坛FORUM
国企构建“大监督”格局的思考石细松|文经历入世考验和市场经济锤炼,我国国有企业建设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但与发展了上百年的国际优秀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健全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防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仍任重道远。党的十九大把“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重大任务之一,明确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监督体系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大监督”体系成为国有企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完善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经历入世考验和市场经济锤炼,我国的国有企业建设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但与发展了上百年的国际优秀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健全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防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仍任重道远。象突出。三是“大监督”缺乏科学统筹和系统计划,多头检查、多头报送、多头整改、重复监督问题突出,基层疲于应付、负担重。四是职能部门协作意识欠缺、机制不完善,表现在“牵头部门头大,配合部门心大”,监督成果共享机制不畅。五是监督理念、方式僵化,重查验式监督、轻引领式监督,发现问题治理难题的能力不足,监督广度和深度受制约和影响。监督,逐步建立“横向联合,上下互动,内外协同,环环相扣,重点突出”的梯级监督格局:基层企业内部自我监督、总部对基层企业实施再监督;总部巡察、纪检、审计、监事会等监督平台对其他部门的职能监督实施再监督;党委对监督平台的监督统一实施再监督。“大监督”既要做实对职能部门、企业监督的再监督,又不能代办、包办其固有监督职能职责。职能部门、所属企业借力“大监督”平台的工作协同、力量集成、成果共享等功能,持续改善、优化和提升自身监督质效与水平。2.正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从严治企的关系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构建,必须坚持党领导一切、党管一切的原则。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从严治企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全面从严治企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目标、重要途径。一方面,要扛稳抓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督导各级党委、纪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过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抓实“关键“大监督”格局构建需要正确把握“五个关系”1.正确把握监督和再监督的关系企业总部部门职能监督、所属企业内部监督是“大监督”格局构建的对象、基础和前提。“大监督”是对职能部门、所属企业监督的再监督、再统筹、再集成、再优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质增效持续寻优,是“大监督”的目标和方向。国有企业“大监督”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弥补长期以来重结果、轻过程管控的缺陷和短板。基于此关系的认知与功能定位来构建“大监督”格局,要进一步整合巡察、纪检、审计、财务、人事、监事会等内部监督资源,衔接党内监督与业务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格局现状当前,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构建方面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大监督”职能定位不清晰,监督任务大而全,但不精准,与中心工作贴合度不高,存在“两张皮”现象。二是重大系统性风险治理各自为政,整改问题效率低、效果不理想,屡改屡犯,“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70中国有色金属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
少数”影响带动大多数。党委、纪委对督”发现问题,坚持从制度层面强化防工作进度滞后、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的职范,以制度为抓手推动建立长效机制。能部门和企业党委、纪委,综合运用教建立问题整改评价管理机制规范问题整育、提醒、约谈、通报、问责等方式,改。建立整改效果中长期跟踪评估机制批评教育帮助处理,为“大监督”提供组整治“牛皮癣”整改现象。通过规范监督织纪律保障。另一方面,要站在讲政治建议书、纪律检查建议书、审计整改督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大监督”工作,树办函、法律合规风险提示函等方式的启牢务实减问题、切实控风险、真实除隐动机制,整治“好了伤疤忘了痛”的问患就是为党履责、替党负责的理念,严题,用制度规范以案促改。坚持“检查格执行“大监督”工作要求,形成责任链制度执行是监督起点,完善制度是监督条传导到位,工作责任明确到岗的工作终点”。格局。对发现问题通过制作“错题本”等精准监督与执纪问责同步,充分发方式自查自纠,企业间、部门间互查互挥“大监督”惩治震慑功能。动员千遍不验等方式专项治理,闭环整改。要敢于如问责一次。针对“大监督”发现问题,坚持原则,维护制度和“大监督”刚性权各监督主体要扛实从严治党、治企责任,威,对违反制度造成后果损失的严肃问区分问题性质后果,该问责的严肃问责,责,坚持严管就是厚爱,严管就是效益,从严监督执纪震慑,强化有责必担,失持续养成从严治党、从严治企的良好思责必究,问责必严理念。想自觉和行为习惯。4.正确把握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3.正确把握教育、制度与震慑的关系关系警示教育与筑牢防线同步,充分发“大监督”的成效取决于监督选点精挥“大监督”教育警醒功能。监督对象的准度、工作推动力度和问题整改深度和思想认识高度决定落实的执行度、持久广度。从监督选点而言,“大监督”要紧度。要通过网站、公众号、报刊等媒介,扣企业中心工作,按照“聚焦监督关系多形式培训宣贯及警示教育,营造舆论政治生态建设重要问题、影响生产经营氛围,引导形成“管业务必须管监督”的重要风险、制约改革发展系统难题”原企业文化自觉。则,突出重大风险防控、资源保障、自制度完善与刚性执行同步,充分发主创新、市场化改革等制约企业发展的挥“大监督”制度完善功能。围绕“大监重难点问题,精准发力,靶向治理。从Copyright?博看网.AllRightsReserved.深化问题整改来看,防大于治。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治理。“大监督”要注重深化监督成果拓展运用,建立“点线面”工作机制,“点”上发现问题,“线”上整改,“面”上防范。各监督主体按“一般问题立行立改、共性问题举一反三、典型问题专项治理”原则,分类梳理整改,补充发展短板。5.正确把握压实监督责任与为基层减负赋能的关系市场竞争日趋显现白热化、信息化、智能化、高端化态势,“大监督”要杜绝大水漫灌,宜精准滴灌。“大监督”压实各监督主体自觉自律规范履责。“大监督”推进要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防止“剃头挑子一头热”,充分听取基层意见建议,调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企业、部门、员工成为“动车型”单元,实现监督管理自觉自发,使各方角色认知统一到企业监督利益共同体上来,凝聚最大监督合力。人才是最宝贵财富,也是最具潜力资源,但有一些不良管理思维作风习惯,有意无意影响和制约国有企业创新活力释放。“大监督”要从监督主体、监督对象、检查事项、检查时间等方面对监督资源多维度整合、对监督重点实施相关性或相近性集成,控制监督总量,减少检查频次,为基层减负赋能。同时,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的先进管理手段,使员工共享工业文明发展成果,使“大监督”成为决策提速、经营增效、员工减负的催化剂和推进器。可借鉴物联网理念以信息化手段,自动收集数据减少手工台账负担。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数据集成比对,解决招投标过程中易出现的“暗箱操作”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化管理,解决多变量因素条件下成本消耗预测管控难题。致力于构建高质量“大监督”格局,催生化学反应,产生聚合效应,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作者单位:中国铜业有限公司)2022年第2期71
作者:李彦江出版物刊名:企业文明页码:103-104页年卷期:2023年第5期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健全监督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内容。就国有企业而言,探索构建“大监督”工作机制,贯通协同并凝聚监督合力,实现对国有企业的全面监督,对推进国有企业科学决策、依法治企、合规经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就国有企业“大监督”是什么、为何做、怎样做的问题,浅谈思考。
基层国企如何有效构建“大监督”管理体系普 娜(中国石油天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销售分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0)摘 要:本文从成品油销售企业基层单位合规管理监督检查面临的现状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将廉洁风险、业务风险、安全风险、资金风险、法律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就如何形成有序有效的监督机制,真正将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串联,建立起闭环监督体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联合监督;合规;风险控制一、基层单位合规管理监督检查面临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力度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引向基层,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是值得探索的。作为国有企业经营销售第一线的基层单位,也是各条专业线工作的直接经营者和管理者,近年来多种新型业务的快速开发,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红利的同时,也成为了“微腐败”行为的高发区。以信任代替监督,监督力量分散,监督行为本末倒置等问题逐一反映出来,导致监督作用发挥不显著,监督和经营存在两张皮。致一线员工风险意识淡薄。三、联合监督体系的初步探索与实践针对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要从顶层设计、工作平台、工作机制、工作原则等方面统筹思考,深刻认识到完善监督体系的重要性,让监督既成为企业的基础工作又是企业的底线管理。(1)扩宽教育模式,做好事前监督提醒。一是将基层党支部纪委委员纳入到纪委集中学习中,并定期针对基层一线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研讨,提出预防和整改方案,真正将基层的意见和建议纳入到监督中,充分利用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形成监督网络。二是利用新媒体定期发布廉洁从业、合规管理、法律知识等一系列贴近基层的浅显易懂的知识点或者图片等,督促广大基层员工开展学习。三是制定并下发《典型案例汇编》手册,通过梳理近几年来真实发生的典型案例,列举出包含印章管理、安全数质量管理、队伍建设管理、财务管理、经营销售管理、基础管理、信息保密管理等多方面的违规违纪行为,还原事件经过,分析事件原因,并给予警示教育提醒,真正以身边人身边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底线。(2)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监督管理的目的、责任和义务。明确监督检查的目的是全面推进合规管理,面对基层违纪违规行为,我们更多的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思路和方法,抓早抓小,更好的落实“三个责任”,即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及业务的监管责任,要突出主抓者,主责者、监督者的监督,强化“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在监督检查的结果运用中,要真正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保护好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真正打消后顾之忧,做好监督工作。(3)谋划顶层设计,建立完善“大监督”组织体制。强化全局意识,建立完善的“大监督”领导组织体制,发挥各监督主体的职能作用,实现监督主体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通用、各负其责和监督有效,使“大监督”工作更加整体化和规范化。组建监督委员会。成立由纪委书记为主任的“大监督”委员会,整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企管法规及内控管理、安全管理、数质量管理、财务管理、规范管理等人员形成监督资源,组成监督委员会,充分调动各部门及岗位的专业技能,发挥专业监督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强化不同工作领域的监督工作,按照“管理的再管理、检查的再检查、监督的再监督”要求,检查和督促职能监督部门严格落实职能监督职责,统一行使监督职能,改变以往(下转第98页)
二、合规管理监督检查面临的问题分析(1)职能发挥不充分。目前,很多基层单位纪委书记、纪委委员均为兼职,监督力量相对薄弱,业务能力及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各党支部纪检委员均由支部委员兼职,在落实监督检查工作方面,未能发挥相关职能作用。(2)联合监督工作目标不明确。目前各专业线监督范围既有交叉重复,又存在监督盲区。独立、分散、各自为政的监督体系,容易出现监督边界责任划分不清,造成出现重复检查及监督空白的情况,监督效率低下,实效性不强,难以形成监督合力。(3)组织架构不合理。没有成立专门的“大监督”管理小组,实施监督的过程中横向沟通松散,纵向无人监管,监督体系缺乏有效的连接纽带,容易造成监督割裂。且没有系统的监督方案及监督结果运用,未能形成完善的系统,对于监督工作的开展、实施以及效果评估均带来一定的阻碍。(4)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监督人员对监察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分管业务的合规管理监察工作指导、督促、协调不到位,对可能涉及到自己专业线利益的违规问题遮遮掩掩,不查实查深,甚至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等问题。(5)工作程序不规范,问题整改不彻底。监督系统未能建立,工作流程和程序没有固化,导致联合监督检查过后没有系统的问题整改清单,涉及到多个部门同步整改的问题协同不到位,整改措施和力度不够,责任追究不到位,问题未能举一反三,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6)事前监督未能渗透到底。纪委在事前监督方面虽然经常性开展廉洁从业、合规管理方面的学习教育,但是整体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学习层面涉及面由上至下没有渗透至基层一线,导作者简介:普娜(1986— ),女,回族,湖北襄阳人。主要研究方向:国有企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96(二)发挥工会组织作用,规范企业行为制度建设对于企业文化来说要想真正在企业中落实落地还需要将文化落实到具体的制度中去。做企业文化的工作者自身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因此工会工作需要结合自身的组织优势帮助企业建设完善的制度内容,同时企业工会还要协调和组织好企业不同部门的各项工作内容,为企业中的各项工作体系以及规章制度标准进行完善,确保在企业内部能够真正形成分工明确的良好协作机制。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不定期的组织职工参与职工成长课堂培训以及相关的报告会等等,让职工在接受教育与示范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知识技能规范自身的行为。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让员工有充足的发言机会,在各项活动与交流会议中让每一个职工都有机会发表建议,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各项困难,使得企业中的职工能够各司其职,共同为企业的将来而不断奋斗。来。此外,企业文化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标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职工的态度以及是否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这些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工会需要利用自身宣传阵地的优势来维护好企业社会形象,确保企业在社会发展中能够站稳脚跟。(四)加强职工的参与职能,有效传播企业核心价值企业文化本身能够从职工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工会通过积极的呼吁可以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个人的性格有所不同,就如同企业文化一样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到不同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特征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其打造成为具有核心价值特点的优秀企业文化,这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工会应当在企业价值观形成与巩固的过程中,发挥自身宣传造势的作用,在工作过程中互帮互助,让职工意识到企业文化在日常工作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核心价值观是促进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工会可以借助正面引导以及广泛宣传的形式来提升企业凝聚力,在企业中铸造出积极向上的富含底蕴的企业文化。(三)利用工会宣传阵地,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文化宣传教育作为引领职工思想的一种重要形式需要定期针对职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积极的将企业的价值观以及使命传达给基层职工,同时借助各种宣传方式让职工将企业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同时工会还要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组织对员工有价值的培训活动,邀请专家讲座并且给予优秀职工代表机会让其发言,让基层职工有机会讲解工作中的感受,表达出大部分基层工作者的心声,这些活动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职工作为企业建设内部文化的主力军应当积极的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确保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企业与员工共同的发展需求,从而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企业文化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而企业的形象则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借助自身的企业文化来树立自身的形象将自己的发展优势展现给大众,进而有机会将真正的实力发挥出信息不畅、重复检查等问题,增强监督的全面性、(上接第96页)系统性、有效性和权威性。(4)规范工作程序,统筹推进协作,搭建“大监督”工作平台。①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搭建协商决策平台。每年年初领导小组共同协商年度工作计划,各监督主体之间协同工作,整合检查项目,一次进点,避免重复检查,其他确需要的列为专项检查。定期召开监督小组联席会议,听取并审议各监督委员会成员的日常监督成果,及时共享问题、认领问题,做好问题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的分配,讨论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统一实施后续监督检查,确保监督成效。②健全畅通问题发现制度,搭建多渠道交流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谈心谈话、基层调研等渠道,广泛收集来自基层和群众等方方面面的监督信息。充分发挥出党支部纪检委员的作用,加强日常监督,提高对小问题的敏感度,防止小问题日积月累变成大问题。实行问题专报制度,一事一报,及时报送,防微杜渐。对监督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提炼,汇总整合,做好认领。③分清监督管理职责范围,搭建监督主体合作平台。结合内控手册及廉洁风险防控数据库制定联合监督检查运行大表,分清各监督小组成员关键环节的风险和98四、结语企业文化在企业创立阶段就已经逐渐开始形成,作为企业的灵魂内容,其能够将员工的心凝聚在一起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目前大部分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文化建设的意义让,因此企业需要借助工会的优势与作用,鼓励职工参与其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参考文献:[1]王海燕.工会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探讨[J].经贸实践,2019,(22):203+205.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管理范围,必要时可以进行交叉管理检查。④建立问题清单,落实问题闭环管理。一是建立监督检查资料库。现场检查及上级公司检查发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向监督小组报备,由监督小组指定人员建立问题清单资料库,各监督小组成员认领,实行销项管理并给被检查单位下发整改意见书。二是要健全综合灵敏的问题预防制度。对于共性问题要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展开宣贯,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促进全面彻底整改,杜绝再犯。(5)完善体系制度建设,建立监督成果运用机制。一是要将监督成果用于风险提示和制度建设。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对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向业务部门发出风险提示,并提出健全制度、完善管理的意见建议,推动源头整改。二是将监督成果用于干部管理。对于执法监察、履职审计和离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分别在纪委和人事部门备案,为全面、客观的评价管理人员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林天宇.关于在基层国有企业构建立体化"大监督"体系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7(24):229-230.
相关热词搜索: 国企大监督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国企 监督 情况版权所有:方远公文网 200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方远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方远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070125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