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4篇)

时间:2024-09-20 12:16: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摘要:语言选择直接影响身份的认同,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遵循“谈话制约理论”,注意身份和口语相互制约的关系;围绕“社会身份”进行语言选择;消除文化差异引起的理解障碍,这样才能表达得体,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从而获得交际双方以及社会的认同。

  关键词:谈话制约理论;社会身份;文化差异;得体语言;身份认同

  21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交通的飞速发展、信息的瞬间传达,人们之间的交往空前频繁,沟通也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绝对畅通,人类的生活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办公自动化、生活网络化、沟通互动化等逐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巨大的地球被压缩成一个“地球村”。在这一进程中,跨文化交际已呈频繁态势,“文化间传播”和“国际间传播”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主要形式[]1105。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在语言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交际应该注意什么,如何避免交际失误进行得体的交流,成为跨文化交际中探讨的问题。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吉登斯曾说:“全球化可以被定义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强化,这种关系以这样一种方式将彼此相距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即此地所发生的事件可能是由许多英里以外的异地事件而引起,反之亦然。”[]2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个观点揭示出跨文化交际中身份认同问题的日益突出。在全球化形势下,语言交际者身份极其敏感,个人身份认同问题不仅影响到个人或集体的形象,甚至还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国际社会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告诉我们,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许多文化因素。从国际贸易谈判的摩擦,到个人接触异国文化时的曲折经历,经常使我们感受到跨文化理解的困难,仅靠外语知识和技能是难以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为适应全球化的新要求,有必要提高中国公民在跨文化交际中选择得体语言的能力,以促进他们跨文化交际素养的提升。语言最基本又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表达,它作为一种交际表达方式在人们日常交往中承担了相当重要的交际功能,同时也是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工具和主要行为。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不同文化交际者之间的相互身份认同。笔者认为相互之间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员如能得体交流和有效沟通,就必须要遵守“谈话制约理论”。

  一

  跨文化交际研究基本理论———谈话制约理论谈话

  制约理论(conversationalconstraintstheory)最早是由韩国学者Min-SunKim于1994年提出的,是指个体根据不同的情景因素、关系因素和个人因素而做出相应的谈话策略的变动,这种变动是根据能否实现交谈目标来选择的[]2105。谈话者交谈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人们在交谈中会根据自己的谈话目的来进行选择性的交流,这种交流也会随着交流双方的亲疏远近而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有两类谈话制约方式:社会关系制约型(socialrelationalcon-strains)和任务导向型(taskoriented)。社会关系制约型强调关心他人,避免伤及听者感情,尽量减少听者负担。任务导向型强调透明度,例如,信息意图传达的清晰程度等[]1194-195。此理论给出了以下重要信息:身份和口语相互制约,社会身份决定语言操用方式,语言操用方式会反作用社会身份的他人认定,而文化差异会引起交流者之间的理解障碍。处在全球化中的中国公民,若想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冲破各种文化樊篱,消除多种误解与偏见,与“他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对象和谐共处,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高效、快捷地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就必须以“谈话制约理论”为指导,重视跨文化中语言选择的得体性,以获得相互之间身份的认同。以下笔者将从“谈话制约理论”给出的信息来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选择和身份认同。

  二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选择和身份认同研究

  1.身份和语言选择的关系身份是存在于个体和群体之间有意义的系统性规范,是社会关系网中人及其所处位置的标志。身份和身份认同是分不开的。“认同”有向外求同之意,身份认同可解释为外界是否认可“他”这个角色。人们在通过话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确立了其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言语交际参加者各方的社会身份,如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都会对言语的使用产生影响。如小孩与大人之间、男人与女人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警察和群众之间、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言语使用方式都是各有特色。“从用词到说话口气,乃至表情眼神都会很不一样”[3],以此体现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的不同。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Kress认为,话语是系统组织起来的陈述方式,用来表述一个体制的意义和价值观等。它对某个领域给出陈述,并且对话题、物体和程序的谈论方式进行组织和赋予结构,对社会和个人的行为提供描述、规范、许可和禁止。

  在谈话时,人们往往将他们所说的话语和他们的社会、文化、关系等身份联系起来,身份制约着言语,言语又直接影响着身份的认同[4]92。但在现实交往中,还应考虑另一种身份,即交际身份。“当一个词被说出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拥有某种交际身份。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编码,有各自不同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日常言语交际涉及的往往不是两个人,而是几个人甚至一群人。交际模式必须从两人“见面”扩展到多人形成的“社会情景”。由此可见,交际空间内不仅仅体现出说话者和直接受话者的关系,而且还存在说话者和间接受话者之间的关系,甚至和旁听者及偷听者的关系。处在这种交际身份结构中的人不会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因素的制约,而会主动地利用这一结构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5]180。交际结构图如图1:以上结构和理论我们可解读为:人们在交往互动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愿以及维护自己或他人的利益,可能会构建出偏离原来身份的身份。处在这一交际结构中的所有听话人也会跟说话人一样来操纵这一结构调节人际关系,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争夺话语权,传播或公布说话人的言行,使得说话人的言行公之于众,在某种情形下可能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由于“认同问题关系到个人或集体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也是确定自身身份的框架与尺度。”[6]17处在交际结构中的说话者应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使用得体的、合乎身份的语言,避免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从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在交际中,语言的选择是个人身份、社会身份以及文化身份中最重要的要素,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在一定目标的驱动下,阐述着自己的主观感情、动因、需求,向他人传达自己的价值观、态度与意向。然而,在交谈中也应注意到身份和口语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考量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对方的社会身份,运用适当的交谈方式,选择得体的语言,以获得对方的认同和社会的认同。这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重要。它不仅会影响个人,还会影响集体的形象,甚至是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下面摘自张颖《外交风云亲历记》中江青和维特克的一段对话:江青:“孙中山和宋庆龄年龄相差就更大了,约30岁。实际上贺子珍同志只比我大一两岁,是她要求离婚的,我不愿和你讲这个。

  毛主席不知道她去莫斯科,她到莫斯科后毛主席给她写了一封信劝她回来。其实在中央苏区时他们就已分居一年半了。她非常固执,不能理解毛主席的精神境界,不关心毛主席。”维特克:“她哪方面不关心毛主席?”江青:“比如我们打下一个城市,她马上就要进去,毛主席不愿意。她自己的家是地主,同时还是个商业资本家,当时毛主席不知道。她家开了一家茶叶店,我不太清楚,也不问毛主席。你书里不要写这些。”维特克:“不写。这和革命没有关系。”江青:“她什么工作也不做,毛主席让她给他剪报都不干。这是很大的矛盾。另外生了孩子后她不要,给老百姓,现在我们有她生的一个女儿,是我把她从农民家里拣回来的。她要求去苏联,让她去了,那正是卫国战争时期,非常艰苦。她打孩子,苏联人看到打孩子都以为她疯了,把她关起来了。她本来有个男孩,毛主席很喜欢,她也丢了。毛主席说,她连一个孩子都不给我留。”维特克:“什

  么?她有个男孩?”…….江青:“我一到上海呀,男朋友可多了。喏,就是追逐我的人,我都可以数出名字来,他们还使用各种手段哩。以后都成了知名人士,现在又被打倒了。哈哈,还是不说他们吧。

  有趣的一次,是你们美国人,是一个水兵,也许是喝醉酒了,摇摇摆摆在上海外滩走着,向我迎面走来,他站在我面前,挡住我的路,向我敬了一个军礼:两脚一并,咔嚓一声。我回头想走开,那家伙嬉皮笑脸向我走近来,双手也伸过来了,哼,想占便宜!我抬手就给他一巴掌。他还是笑嘻,又是咔嚓一声,敬了个军礼,还说对不起呢。你们美国人,还是懂礼貌的……”江青同意维特克要为她革命的一生写书后,欣然同意并向她叙述自己革命的一生,因此在交谈时就要考虑身份问题。首先应考虑自己的社会身份。作为主席夫人的身份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应该知道交谈的方式应该严肃认真,交谈的内容必须严谨规范。然而,江青却提到许多与其革命无关的毛泽东的私人生活,还提醒:你书里不要写这些。显然不严谨、不规范。在谈话中,江青还将自己的风流韵事一股脑的托盘而出,这显然跟主席夫人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不相配,显得很轻浮无知。其次应顾及对方的社会身份。江青交谈的对象维特克原是美国纽约州宾翰顿大学的中国现代史副教授,知识水平自然很高,所以交谈时应根据对方的知识水平进行高雅和有水准的语言表达。而她却轻佻地聊到美国兵对自己的无礼,丝毫不顾及身边还有其他的中方工作人员,竟然还补充道:“哼,想占便宜!我抬手就给他一巴掌。”显得俗不可耐,使得在场的其他中国工作人员都目瞪口呆,尴尬不已,而此书的作者更是直接走到室外,害怕继续听到她不切身份的夸夸其谈。从工作人员的表情和表现来看,江青的言行明显有损了集体的形象。而在面谈结束后,维特克跟别人聊天时曾说道,她感觉江青“有些专横跋扈”,她周围的一帮子人使她想到“慈禧太后”。不难看出,她的言行也明显损坏了中国国家主席夫人的身份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2.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与语言选择和身份认同的关系处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公民,若想与来自“他文化”背景的交际对象和谐共处,高效、迅捷地完成各项既定任务,言语时必须注意自己和对方的社会身份,说话时要严谨、礼貌、得体,以获得对方的认同以及社会的认同。然而,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文化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到语言的得体性以及身份的认同。E.Goffman认为,人们在交际时须使用有序交往的背景知识即语言编码的知识、语言使用原则和规范的知识、环境的知识以及关于世界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中性的,暗含做某事的方式。这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交际中,只考虑社会身份,注意言语的表达方式以说出得体的语言是显然不够的,人们还必须掌握与语言有关的其它文化方面的知识。(1)文化差异对身份认同的影响所谓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7]208。语言受到与其相关的文化方面的制约,人们的交谈方式取决于他们所属的文化,不同文化选择不同的谈话策略[1]94。因此,文化差异必然会引起理解障碍,影响身份认同。请看有关中美文化差异的一段对话:

  Chinese:Youlookpale.Whats'

  thematter?American:Im'

  feelingsick.Acold,maybe.Chinese:Goandseethedoctor.Drinkmorewater.Didyoutakeanypills?Chinesemedicineworkswonderful.Wouldyouliketotry?Putonmoreclothes.Haveagoodrest.American:Youarenotmymother,areyou?这段对话虽然简短,但在字里行间却能反映出中国人的热情、礼貌和关心,可谓得体。然而,美国人的回答却体现出了反感之意,即不认同。

  这是由于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影响了语言的得体性。按照美国人的习惯,他们听到对方生病了的反应通常是

  “Takecareofyourself.Ihopeyou'llbebettersoon.”而不是教人怎么做。而中国人则以兄弟姐妹或父母亲人的口吻,或以过来人的口气出主意或提建议表示关心,这是美国人所不认同的。因为美国人比较看重个人的独立性,代写英语论文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所以当中国人给对方出主意或提建议时,对方会认为小看了他的能力。(2)文化差异与语言选择的关系———基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分析关于文化,爱德华·霍尔研究出了扎根于生物活动的文化系统,即人类的10种活动,又称为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MessageSystems)。他认为,一个文化系统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植根于生物活动,这是人与其他高级生命形式共享的活动。人的生物活动与过去没有断裂,这是文化系统的必备条件。(2)一个文化系统能用自己的术语进行分析,而无需借助其他文化系统;就文化系统的组织而言,其元素能够组成更加复杂的单位。(3)其构造既反映文化的其他系统,又反映在其他文化系统之中。每一种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交织在一起,人

  们可以从任何一种基本讯息系统着手学习文化,并最终了解整个文化系统的全貌。这十大基本讯息系统中包括了互动(interaction)、领地(欲)(territoriality)和时间(temporality)。在这一系统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群体生活的一种功能,互动寓于文化万象的枢纽中,一切事物都生于互动,人类最高级的互动模式之一是言语,言语可以由声调来强化。时间和空间(即领地)是互动发生的两个纬度。

  由是观之,言语包括声调是与时间和空间(领地)这两个基本讯息系统交织在一起的。由于互动中的人群所植根的生物活动的基础、理念、方式等迥异,所以,长期以来他们所形成的时间和空间的利用方式也各不相同,因而渗透在时间和空间里的言语(包括声调的高低)的使用方式也不尽相同。由此看来,语言的得体性不仅包括措词是否恰当,还包括了声调的高低是否合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还必须符合对方文化里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因素对语言包括声调的规范要求。时间在许多方面与生活相连,不容忽视。在某些语境下,一日之内的不同时辰承载着重大的意义。时间可以表示交往场合的重要性,也可以表示交往的层次。在美国,如果你一早就给人打电话,那个信号就是,事情极端重要、及其紧迫。晚间11点以后的电话是同样的信号,表明事情很紧迫。如果晚间在梦中被电话惊醒,那可能就是发生了生死攸关的大事;如果年轻人深夜打电话把别人叫醒,那就是很无理的玩笑。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讲述了南太平洋地区的一个例子:一个小岛上的土著人和美国白人监工关系紧张,后者不明白,雇用当地人时要符合他们传统的地位体系。白人监工对当地的情况不了解,一群人雇得太少,另一群人雇得太多,这打破了当地人的权力平衡。这个错误使全岛的土著激动不安。然后两派人的首领就在一天晚上会晤商讨了重新分配工作的可行方案,达成协议后,就立刻去告诉工厂经理,但那时正值凌晨两点多钟。他们不知道此时唤醒美国人意味着万分紧急的事情[8]。

  结果那个美国经理既不懂当地的语言,也不懂当地的文化,更不明白喧哗的意思,而以为发生了暴乱,于是急忙请来了海军陆战队。由此可见,得体的语言表达必须是在对方认为合适的交流时间里,使用恰当的措词和声调来进行的。空间对言语包括声调也有规范。人类利用空间从事一切活动,声音的大小随距离而变化。两个人交谈时,身体的移动和距离的改变成为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身体距离太远显得冷淡,或靠得太近而显得咄咄逼人。距离的长短影响口头传递的讯息,反过来,谈话的内容常常也对空间的使用提出特别的要求。除非处在恰当的距离之内,否则有些话题谈起来就相当困难。就拿在美国人来说,声音的大小和说话的距离相关,现表示如下[11]139:(1)非常亲近(3—6英寸)低声耳语;绝密(2)亲近(8—12英寸)耳语;机密(3)靠近(12—20英寸)室内,细语;室外,正常声音;秘密(4)适中(20一36英寸)细语,低声;私人事务(5)适中(4.5—5英尺)正常声音;非私人事务(6)公共距离(5.5—8英尺)正常声音,稍微洪亮;公共信息,他人能听见(7)会场距离(8—20英尺)大声,对人群讲话(8)呼喊距离室内20—24英尺;室外达100英尺;呼喊或告别的距离。这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使语言得体,还必须注意空间对言语包括声调的规范要求。空间又叫领地(欲)。行为学者(ethologist)用领地欲一词来描绘生命有机体占有、适应和捍卫领地的行为。人的领地欲之强烈无与伦比。例如,很大一部分听众会回到原来的座位。而且,如果有人发现自己的座位被人占据时,他就会注意到自己在瞬间有一丝不快。入侵者也会意识到领地欲冲动,他会转过身或抬起头来说:“我没有占您的座位吧?”你只好言不由衷地说:“没有,没有,我正打算挪个地方。”由是观之,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说话办事也必须考虑到领地欲的问题。换句话说,当“他文化”者进入我们的领地时,作为东道主,我们说话办事应做到礼貌和有分寸;而当我们去“他文化”人的领地时,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当地的文化习俗,有没有大声喧哗、语言粗俗以及讲话的时间、场合、距离是否合适等等,以免让对方忍受自己一方文化所带来的不适。

  三,结语

  如前所述,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使用语言来与他人交流,以期达到不尽相同的目的,诸如,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影响别人的行为,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引出或改变别人对世界的看法。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公民的一言一行会表现出国民素质的高低,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中国公民必须要学会“跨文化适应”,显示出对对方的了解和恰当的态度[1]。这就意味着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公民应遵循“谈话制约理论”,留学生论文注意身份和语言选择的关系,了解更多语言和文化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交际习惯。只有这样,中国公民才能恰当地运用得体的语言,提升自身形象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形象,获得交际双方以及社会的认同。

  参考文献:[1]陈国明,安然.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Giddens,Anthony.TheConsequencesofModernity[M].Cambridge:PolityPress,1990.

  [3]郑立华.试论交际身份的转换[J].外语学刊,2010(1):71-75.

  [4]KressG.LinguisticProcessesinSocio-culturalPractice[M].London:Routledge,1985.

  [5]郑立华.语言与交际:互动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马绍玺.在他者的视域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H.H.Stern,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8]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

  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

  高二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5篇

  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担任高二(14)班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学生科的领导下,我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从事德育教学过程中,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现就本学期班主任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集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在培养班集体方面,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

  开学初,我组织全班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每一块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在具体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张贴名人名言,使学生行有可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并设立评比栏。班组设置由专人管理的“图书角”,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及时反馈学生情况,设置了班级日记,由班长负责记录。

  (二)注意班干部的培养

  进入高二以后,班干部换届重新选举,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了一支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待班干部,我积极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三)注意养成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结合

  高二学生由于已经熟悉了学校的环境,又没有升学上的压力,个别学生纪律开始松动起来,不喜欢别人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一些不良行为随之而来,如旷课等,面对这些违纪情况,如果不注意引导或引导不当,学生很容易在这个特殊的学习和生活阶段走入岔道。我的具体做法是:

  1、加大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我借助主题班会、演讲会、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且配合学生科执行《一日常规》,严格要求学生佩戴校徽,不穿拖鞋,每天自行检查、督促规范养成的效果。

  2、注意树立榜样。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微言轻,班主任言行举止特别重要,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时注意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时时提醒自己为人师表。

  3、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接受心理由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认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心理因素构成,因此,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中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

  为此,我先后开过多次主题班会,如《规范一道德》,《我是主人》、《理想与信念》、《要学会学习》、《神圣的使命》。还开过优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举办过语文知识抢答竞赛,说成语故事比赛,古典诗歌背诵比赛等,效果都很好。

  二、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心灵的耕耘,必须讲究教育有艺术。在实践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马卡连珂的一句名言:“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的确,只有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不教不导要变坏。”高二14班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在教育转化他们的时候,我曾有过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先前,我对他们时常板着一副面孔,严加管教,结果学生表面上对我产生敬畏感和服从感,其实,并不是心悦诚服地接受我的教育

  和管理。一段时间后,我改变了方法,对他们给予了大量的爱心,却忽视了严格要求,结果班风涣散,面对这种局面,我苦苦地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请教,明白了对学生应严中有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最大的尊重。

  三、“三位一体”的互促法

  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靠班主任显然是不够的,而要先集中各种力量的齐抓共管。通过班主任的工作,把学校、社会、家庭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教育的合力,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我定期和学生家长电话联系,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要想带好一个班级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多想想方法,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

  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2本学期班主任工作本着以教学为主,很抓纪律卫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圆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早自习利用晨会总结前一天的学生表现情况以及学生中的纪律卫生,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总结,目的是让新的一天能不断的进取,克服工作和学习上的不足,为新的一天的学习生活指引航标。这半年的我班基本杜绝了迟到早退现象,能按时按点的,按部就班的上好课和晚自习,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思想上还不稳定,还不够成熟,尤其进入高二的学习,内容难度加大,对于象我班的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说难度更大,往往因为学习不能立见成效而慢慢消沉。为了让学生树立信心和学习斗志,我主要做了这些工作:

  1、班会早会对学生进行成绩和程度的分析,正确看待自己所处在的学习上的位置,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开开心心的迎接每一天的学习生活。

  2、个别谈心,这很重要,对于不同的学生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所做所想,这样会使教育能抓住切入点,教育才能有效果,从本学期来看的确收效很大。使班级纪律卫生明显好转,文明班级率最高。

  3、寻求与家长的密切配合,三方沟通,正确的评价学生的成绩和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使学生敞开心扉,把自己要说的说出来,解开他们的思想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积极配合科任老师的课堂教学工作,解决好科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稳定教学次序。

  三、加强寝室的管理工作,本学期到寝室检查不下十五次,对存在的卫生纪律方面的问题能及时解决,女寝要好一些,男寝还存在问题,总的来说有很大的进步。

  四、开展好各项活动,本学期运动会上,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体育特长,在运动会上能够克服困难,尽最大所能,取得总粉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学生十月一的诗歌朗诵的比赛,以及征文活动中都取得好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总之,本学期工作成绩是肯定的,要不断分析和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班主任的工作艺术,为把班主任的工作做得更好而努力。

  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3本学期师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学业水平考试。而且我班是理科班男生多,女生少,管理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首过去的工作,充满了挑战、辛酸与满足。一学期的辛苦,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常规管理,建立班级良好秩序

  1、严格考勤、加强管理。早上、中午、晚上及时到班督查学生的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学生基本养成了比较好的纪律意识。

  2、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谈话等多种方式,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也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3、有效地利用好每周五的班会课。既按学校计划安排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学习有关的安全知识等;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组织了“我的未来我做主”的大型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教育。比

  如,信心教育,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学习经验交流会,感恩教育等内容,这些活动都促进了良好的学风、班风。

  4、狠抓班级卫生。好的环境才能让学生爱上学习,在卫生方面我就把工作分配到人。不但早晚要打扫干净,平时还要注意保洁。

  5、选拔班干部,培养积极分子。我从学生中选出品学兼优、作风正派、关心集体、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班干部选拔出来以后,我予以指导,大胆使用,严格要求,加强教育。平时留心观察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扩大了先进面,使更多的优秀学生有担任班干部的机会,得到锻炼。同时对部分工作态度不够认真,工作能力不突出的同学进行撤换。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逐渐培养出一批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威信高的班干部,并进一步带动了班风学风的好转。同时采用班长轮流制,让两个有能力的同学每月轮流管理班上的常务事情,这样更有利于管理班级。

  二、抓好学习中心工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1、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和秩序。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老师和尊重老师的劳动,上课认真听讲,认真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严格要求学习委员和课代表及组长从各个方面做好协调工作,如作业布置、早读的安排、课前的准备、作业的督促和检查等,切实减轻老师繁重的劳动。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必须尊重老师,在这个学期有两个同学在课堂上顶撞老师,经过批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通过这个事

  教育了同学们必须尊重老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每个同学的成绩很重要。

  2、养成学生专心学习的习惯。无论是自习课,还是老师上课,禁止学生说闲话、睡觉、往窗外看,否则,予以严厉批评。

  3、坚决制止不做作业的现象,要求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并且经常完成限时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速度。平时对学生奖勤罚懒,严格要求。在复习阶段,积极配合各任课教师辅导学生开展复习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4、树立班级学习的榜样,让学生们向班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学习,引导他们树立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增强竞争意识。经常进行学习评比,做好奖励工作。

  三、抓尖子,督差生,调动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习班积极性,形成刻苦学习争先恐后的学风,全面提高全班学生学习成绩,是尖子班班主任的首要任务,这方面,我采取了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以个别谈话为主要工作形式,做尖子生和差生的指导工作,对尖子生,要求他们明确目标,确定方案,突破弱点,保持优势。同时提出具体措施;对差生,以鼓励为主,多谈话、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进步,充分表扬;形成了优秀学生带头,差生不甘落后,大家争先恐、比学赶超的学习风气。同时利用每次考试的成绩,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学生弱点,分析原因,找到改进办法,保证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强劲的学习劲头,使学习成绩保持上升趋势。

  另外用“以志激人”的办法,激发学习兴趣。一个无追求和奋斗目标的人,就缺少前进动力机械,更谈不上发展,无论是知识获取,技能形成,还是素质提高,都主要来自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目标的途径有二:一是延长时间,二是提高效率。运用激励措施,通过多途径帮助学生树理想,谈追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以培养学生的热情性、主动性、和进取精神。时时力求将学习情绪调控到最佳的“亢奋”状态,“水击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实践证明:采用激励方式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的动力。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里,我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班级工作较开展得还是比较的顺利,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但学生当中依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高三担子还很重,工作还将复杂,因此,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努力、刻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4过去的一学期里,我班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下,在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取得较突出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

  为了配合学校团委和政教处的工作,我们班积极开展了许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例如,“跨步进入新世纪系列活动”、“寻找我身边的活雷锋”、“青年学生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报复”等。

  同时,我也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我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二、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赤诚、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集体。

  高三年级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着毕业、升学等实际问题,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

  因此,在学生毕业前夕的思想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重要。在这个学期里,一方面,我主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

  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

  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空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

  另一方面,我有效地利用好每周一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学习经验交流会,意志教育,如何做时间的主人,习惯养成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

  再一方面,我自己也以身作责,努力做学生的榜样,跟班勤,管理方法得力,班风正、学风浓。我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评比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本学期的几次月考均能超额完成县局和学校规定的指标数,各项管理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又进一步鼓舞了士气,使班级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使后进生以失败者来,以胜利者走。

  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这方面,我作为班主任首先做到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

  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四、积极开展好文体活动,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每次活动我都亲临现场与学生一起活动并适当予以技术性的指导,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且也可以加深与学生感情的交流。

  五、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

  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地位,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己的良伴、知己。

  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里,我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班级工作较以前有了较大起色,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

  这届学生的高中生涯还有一个学期,面临着毕业及升学等实际问题,下学期担子还很重,工作还将更复杂。因此,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努力、刻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5本学期我担任的是高二就班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努力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注重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希望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学一点知识、长一点技能,顺利地毕业。本学期内,积极参与创文明校园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多项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现将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一支队伍建设

  即进行班干部队伍建设(包括团支部干部队伍建设)。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工作职责教育、工作方法指导。班干部首先要有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集体奉献的精神,要能以身作则、顾全大局,而这正是独生子女所缺乏的一些品质,所以我把这作为班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工作职责教育,主要能使班干部责任明确,知道履行什么样的职责,该怎样去做,保持思路清晰。这两类教育主要通过定期召开班委会进行,而工作方法上的指导,主要在实践中进行。对于班干部的工作,不包办,给予他们一个较宽阔的空间,但在工作中我注意监督、观察,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并给予指导,如指导对照工作职责,结合班级情况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如何开展工作等。还鼓励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学生会和团委工作。

  二、发挥三块阵地作用

  第一,是文化宣传阵地。第一学期,重新布置教室,将班训“团结、勤奋、自信、争先”、名人警句、班级获奖锦旗及奖状挂在墙上,并开辟了团支部园地专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观、大方、富有教育

  意义的学习环境。坚持每两周更换一期板报,每月更换一期团支部园地,板面活跃,内容丰富,充分发挥了宣传教育作用,有利于培养班集体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第二,是班会阵地。这是培养教育学生的重要渠道。每周坚持召开一次班会课,根据学校要求,有计划地、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行为规范、集体主义、法制安全、学习重要性等教育,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成长。

  第三,是活动阵地。对于中学生,寓教于乐比刻板地说教效果好得多,在活动中可以使学生接受教育、锻炼才干、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进班级凝聚力,所以,我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并支持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如班级开展了“手拉手”帮助“三困”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南京海洋公园。还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文体节活动、知识竞赛、“教育之光”和“江南之花”文艺汇演等活动。

  三、加强四种思想教育

  第一,行为规范教育,也包括法制、社会公德教育。由于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差,所以对行为规范教育是常抓不懈,每学期均要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规范内容,督促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平时,对有些学生多讲、多提醒、多督促,对随地乱扔、蓄长发、说脏话等不文明行

  为及时指出,要求改正。一年来,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维护集体荣誉。

  第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精神要求个人的行为融入集体之中,个人要服从集体。但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缺乏顾全大局的意识,所以,通过组织“手拉手”帮助三困学生活动,促进学生互帮互学,增进友谊,大家共同进步,树立集体意识,并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如篮球赛、运动会等,培养学生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意识,大大增进了集体的凝聚力。

  第三,爱国主义教育。一是通过班会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教育材料;二是要求学生观看新闻、阅读报纸,关心国家大事;三是支持学生参加“爱祖国、讲文明”征文活动、“红心永向党”演讲比赛及“弘扬抗洪精神,向校庆廿周年献礼”诗歌朗诵比赛、“党和祖国在我们心中”知识竞赛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从中接受教育。

  对于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我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因为他们一般比较自卑、敏感,方法不当,容易挫伤其自尊心,我主要采取私下谈心的方法,这样容易沟通,容易接受。我们班有下岗职工子女,也有父母离异的学生,对他们我平时多注意,多观察,多鼓励,目前,他们思想上不存在着什么大问题。

  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有时因为其它工作忙而顾此失彼,放松了对班级的管理,出现亡羊补牢的情形。

  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较差,也讲了,也教育了,但成效不大,没有好的办法。

  三、与家长联系不够,在教育过程中还应多和家长沟通,互相配合,共同教育。

篇二: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第一章:引言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备受关注,学者们一直致力于探讨这一关系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从广义上讲,语言乃至方言都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章: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从语句的结构、词汇的语境、表达方式,到措辞的细腻等方面,都反映了文化的某些特定方面。

  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三种主要的观点。第一种是语言决定论,即语言决定文化和思维方式。第二种是文化决定论,即文化和思维方式塑造语言。第三种是相互影响论,即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塑造和改变彼此。

  第三章: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影响

  跨文化交际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因素,为各种商业、教育、政治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础。跨文化交际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语言、文化差异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比如,语言障碍、翻译问题以及文化差异的范围和影响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尤为重要。人们在不同文化中接触到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沟通方式,这可能会导致沟通误解和文化冲突。因此,理解文化和语言背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第四章:跨文化沟通技巧

  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合适的交流技巧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跨文化沟通技巧:

  1.了解文化差异:了解不同文化的日常生活、习俗和社会规范,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对方文化。

  2.避免使用不当的语言:理解对方文化和语言习惯,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3.避免文化偏见:世界上的每个文化都值得尊重,不要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出发判断和评价他人。

  4.倾听并理解:倾听对方,并试着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文化背景。

  5.尊重对方的文化:跨文化交际不应该试图改变对方的文化,而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习惯。

  第五章:结论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理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技巧,是成功跨文化交际的关键。跨

  文化交际的成功不仅需要双方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整体意识。

篇三: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语言与文化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而文化则是特定群体的共同历史、价值观、风俗习惯和艺术表达方式等的集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是文化的表征,文化则塑造着语言的发展和使用方式。在交际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体现在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等方面。不同文化的人们使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其特定的价值观和观念。例如,中国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谦逊,所以汉语中有很多关于尊称和谦词的词汇。而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因此英语中可能会更多地使用一些直接和简洁的表达方式。此外,语法和语音也受到文化的影响。例如,一些文化中重视礼貌和尊重,所以相应的语法规则和语音特点会体现出来。

  其次,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还表现在交际中的意义和解读上。文化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文化的人们可能对相同的语言表达有不同的理解。例如,英语中的“beingdirect”可以被不同的人理解为直率和坦诚,也可以理解为无礼和冒犯。这就需要交际双方对彼此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以避免误会和冲突。所以,在交际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信息的传递和理解的成功与否。

  再次,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还反映在交际的社会规范和礼仪上。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社会规范和礼仪,这直接影响了人们在交际中的行为方式和礼貌用语的使用。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会使用一些尊称词和询问对方的身体状况来表达关心和礼貌。而在一些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偏重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不会过多关心对方的身体状况。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会规范和礼仪,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交际环境,避免冒犯他人。

  最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在跨文化交际中尤为重要。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之间的接触和交流越来越频繁,而世界上的文化差异也变得更加明显。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可以有助于建立互信和合作。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选择、用词的方式以及礼仪的运用等,都需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以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篇四: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跨文化沟通中的语言和文化习俗的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沟通变得越发重要。跨文化沟通的概念指的是人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互动。而语言和文化习俗是跨文化沟通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将从语言和文化习俗两个方面探讨它们在跨文化沟通中的作用,并简要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一、语言在跨文化沟通中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工具。在跨文化沟通中,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因此语言在跨文化沟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语言是理解文化的关键

  语言和文化之间紧密相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特点。因此,通过了解不同语言的背景和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和社会背景。比如,在英语中,有些词语比较直接,而在中文中,人们常用委婉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一现象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2.语言是建立信任的桥梁

  在跨文化沟通中,语言的表达和使用要比平时更加谨慎。言语之间的误解会导致信任缺失、沟通失败的情况。而对于一些高度敏感的话题,需要特别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得当的词汇和语调可以建立起信任,而“不当”的话语则会引发冲突和误解。

  3.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人们在跨文化沟通中,如果不能准确地使用语言,就会导致信息难以传递,从而影响互相理解和交际。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层的人们,在语言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更加注重语言的运用。

  二、文化习俗在跨文化沟通中的作用

  文化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共有的社会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总和。而文化习俗则是文化的象征和体现。在跨文化沟通中,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习俗也非常重要。

  1.文化习俗是沟通的基础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人们的行为、语言和思考方式发生差异。而学会适应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习惯则是沟通的基础。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如果没有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则会产生误解和不必要的冲突。比如,在中国文化中,一些礼节性的行为是很重要的,如行礼、问候等,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则不是这样。

  2.文化习俗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文化习俗不仅是外在的行为方式,而且已经深深地侵入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中。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往往会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因而导致人们在跨文化沟通中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比如,在西方国家,个人主义一般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品质,而在亚洲国家,个人主义则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自私、利己的行为。

  3.文化习俗反映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学会尊重这些差异也非常重要。在互动过程中,尽可能地从其他文化中学习、吸取经验,补充自身的不足,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沟通。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分别在语言和文化习俗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

  在跨文化沟通中,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是非常必要的。学会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跨文化沟通。

  2.避免使用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针对一群人的普遍性描述,经常忽视个体差异性。刻板印象会导致对方的不满和误解,从而失败或延迟跨文化沟通的进程。

  3.寻求共同点

  在跨文化沟通中,了解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让你更加重视其文化的不同特点。同时,通过寻找共同点,可以实现跨文化巨大的交流,帮助人们在跨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相互了解。

  4.适当的语言使用

  在跨文化沟通过程中,人们应该使用适当的语言。由于语言的差异性,需要特别注重在文化习俗方面的敏感性,从而使得跨文化沟通更加自然和轻松。

  5.学会倾听

  倾听是跨文化沟通中最为基本的技能之一。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需要我们积极地询问和倾听,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的需求,并让对方了解自己,从而构建和谐的跨文化沟通关系。

  结论

  跨文化沟通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有了语言和文化习俗的基础,人们才能完成更加顺畅和高效的跨文化沟通。尊重文化的差异、学习语言习惯、避免刻板印象、寻求共同点、适当的语言使用、学会倾听,都是有效开展跨文化沟通的关键因素。

相关热词搜索: 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交际 跨文化 作用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方远公文网 200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方远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方远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070125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