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环保管理制度3篇工厂环保管理制度 机械制造企业环保管理制度1总则1.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国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厂环保管理制度3篇,供大家参考。
1.2 遵循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针, 结合公司具体情况, 组织实施公司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2 管理要求
2.1 公司下水道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制, 雨水单独排放, 特殊工业废水须特殊处理后方可进入下水道, 与生活污水一并汇入综合污水处理站, 由专人处理达标后方可安全排放, 或经过深度处理制成中水回用于生产。
2.2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 必须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工作, 做到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不能利用的, 应积极采取措施, 搞好综合治理, 严格按照标准组织排放, 防止污染。
2.3 必须按照设备完好标准搞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包括三废治理设施), 杜绝跑、 冒、 滴、漏, 减少或减轻“三废” 污染。
2.4 凡有“三废” 排放的分厂(分公司)、 部门, 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方针计划, 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在生产建设中产生的废气、 废水、 废渣、 粉尘、 恶臭气体、有害物质, 以及噪声、 振动、 电磁波辐射、 热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5 认真贯彻“三同时” 方针, 新建、 改建、 扩建项目 中防治污染的设施,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提前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 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2.6 公司归属的生产界区范围, 应当统一规划种植树木和花草, 并加强绿化管理, 净化辖区空气; 对非生产区的空地亦应规划绿化, 落实管理及保护措施。
3 组织领导体制和应尽职责 3.1 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公司确定一名副总经理主管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并成立公司环境保护委员会。
日常工作由工程部门归口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
行使公司环保工作的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检查和考核管理职能, 日常一切工作须对公司负责, 并由职工代表大会予以监督。
3.2 各部门都应有一位副职领导分管环保工作, 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
同时将其列入本部门的经济责任制考核。
3.3 公司领导层应将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列入经营决策范畴。
公司在转机建制过程中, 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工作。
4 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守则 4.1 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及酸类物质的分厂(分公司)、 部门, 在排放废气和废水前, 应经过净化或中和处理, 符合排放标准后才许排放。
4.2 使用乳化液及各种磨削冷却液清洗废液等含油废水的部门, 必须分别执行公司的有关规章法则, 严格按照规定与程序组织处理。
4.3 对锅炉、 喷砂、 电解、 电镀、 校泵、 有色金属熔化及其浇注、 砂轮磨削、 铸件切削等产生的烟尘、 粉尘、 油雾等有害气体, 相关责任部门都应采取积极措施, 加以治理, 使之达到排放标准。
4.4 工业废渣(铁屑、 砂轮屑、 煤渣、 电解泥等)
和生活废渣(生活垃圾、 食物剩渣、 医疗污物等)
应按指定地点倒入; 建筑修理的特种垃圾, 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不准乱堆乱倒。有关部门应定期组织清理, 并搞好回收和综合利用, 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4.5 各部门拆除的废旧设备、 电器线路、 容器和管道等物品, 以及产品零件洗涤设备积存的废油、 废水, 都应搞好回收, 变害为利。
严禁乱丢乱抛或倒入下水道, 影响环境及污染河水。
4.6 对有毒化学物品必须严格登记和管理; 对剧毒物品应当严加密封保管, 防止在储存和运输使用过程中散漏; 对放射性物质、 电磁波幅射等, 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 严加防护与管理。
5 环境保护分工 5.1 工程部门 5.1.1 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 政策、 法令及各项规定, 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领导重视, 上下共遵”。
5.1.2 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污染物的限量, 参与编制公司“三废” 治理、 环境保护年度计划、 长远规划, 并组织实施, 完成环保部门每年下达的污染物削减量指标, 定期总结上报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各类统计报表。
5.1.3 坚决执行“三同时” 制度, 严格履行建设项目的环评、 审批、 验收等手续。
在技术改造过程中, 按照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的原则, 新老污染一并解决,“三废” 治理项目必须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验收交付使用。
技术改造后的排污总量削减指标及排放浓度, 要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标准和要求。
5.1.4 建筑、 修理工程项目一开始就必须做到有计划、 有安排, 材料不乱堆乱放, 以免影响环境, 妨碍交通, 工程结束应严格做到垃圾归堆, 场地清洁。
5.1.5 协助各分厂(分公司)、 部门发动群众, 开展技术革新, 推行清洁生产, 大搞综合利用,组织经验交流, 做好对废水、 废气、 废渣、 噪音等的监测及处理工作。
5.1.6 根据公司工业用水量大的实况, 节能部门应积极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对水的综合利用, 提倡一水多用、 中水回用、 合理用水、 减少用水、 压缩废水排放量等技术方案, 并组织可行性论证,列入改造计划。
5.1.7 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设备的检查、 管理(包括治理“三废” 的装置和设备), 提高完好率, 降低泄漏率, 减少跑、 冒、 滴、 漏,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
5.1.8 “三废” 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应列为评选先进部门的重要条件之一, 对于“三废” 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成绩显著的部门, 应报请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给予适当奖励。
5.1.9 凡是发生下列情况, 工程部门有权监督检查或予制止。
情节严重的, 应报请公司主管领导核准, 给予通报批评, 或予行政处罚、 经济罚款, 或者两者并处。
5.1.9.1 “三废” 治理设施不符合设计要求, 或者没有达到“三同时” 要求而擅自投产的;
5.1.9.2 有成熟的工艺条件而不积极治理“三废”, 任其污染环境, 经决定限期治理仍不执行的;
5.1.9.3 有“三废” 处理设施而弃置不用, 或不按工艺要求有效治理, 经提出整改意见仍不改进的;
5.1.9.4 因“三废” 污染引起人员中毒、 污染大气和水源造成群众投诉、 指出后仍无治理措施的。
5.2 公司企管部门 5.2.1 强化环境管理, 以管促治, 把环境管理纳入生产经营管理的轨道, 有力地促进公司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
根据生产规模, 设置与环保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业务机构和监测机构, 做好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
5.2.2 根据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污染物削减量指标, 确定公司在预定计划期内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环境保护计划目标, 制定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环境经济效益控制指标。
5.2.3 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 使公司环境保护目标及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分公司)、班组及工作岗位, 并严格考核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5.3 生产、 技术管理部门 5.3.1 把环境保护纳入公司生产管理体系, 做到环保指标与生产指标同时计划、 同时布置、 同时检查、 同时考核, 建立多层次的与经济利益挂钩的环保岗位责任制, 做到目标明确, 职责分明,奖优罚劣。
5.3.2 掌握公司的“三废” 排放情况, 对处理“三废” 设施运转情况发生的问题, 应如同组织生产一样, 同样调度, 同时指挥, 及时予以解决。
5.3.3 对任意排放“三废” 的情况, 应及时通知环保主管部门查明原因, 提出处理意见。
5.3.4 工艺部门在研究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和改造老工艺时, 必须同时研究和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并予严格审核, 将“三废” 危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5.4 产品开发部门 5.4.1 把好新产品开发设计关, 采用合理的产品结构, 发展对环境无污染、 少污染的新产品,搞好新工艺的研制, 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 使其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5.5 后勤部门 5.5.1 负责公司绿化的规划、 实施和管理工作。
5.5.2 负责公司粪便、 污泥、 垃圾管理, 污物必须及时清运, 防止粪水外溢或直接流入下水道。
5.5.3 对生产、 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 定点堆放, 及时清除, 保持公司辖区整洁, 环境卫生。
5.5.4 搞好食堂、 浴室等后勤场所的卫生工作, 防止食物污染、 交叉感染, 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5.5.5 抓好工业卫生工作, 定期对分厂(分公司)、 部门产生的废水、 废气、 废渣、 粉尘、 噪音、 电磁场放射性等有计划地进行监测工作。
如发现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异常情态, 应将测定的数据报送生产安全部门和环保主管部门, 以便立即采取措施。
5.5.6 对从事特殊工种(岗位)的工人、 技术人员进行定期体检, 防止职业病发生, 对已患职业病人员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
5.7 分厂(分公司)、 部门 5.7.1 根据《环保法》 关于“谁污染谁治理” 的规定精神, 对“三废” 治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 组织筹划, 积极治理。
对所产生的废水、 废渣、 废污油, 应按指定地点倾倒和堆放,不许任意乱倒乱堆。
5.7.2 属于本分厂(分公司)、 部门确实无力治理的污染项目, 应积极主动会同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和提出治理方案, 按序报请上级领导批准, 安排实施。
5.7.3 对新建、 扩建、 改建及大型技改项目建成, 投产前须按“三同时” 的规定认真验收, 没
有防止污染措施或有措施尚未完工的, 应拒绝验收, 不准投入生产。
5.7.4 对本分厂(分公司)、 部门治理“三废” 的装置和设备, 应当用好、 管好、 保养好, 未经工程部门批准, 不得擅自停用, 更不准改作他用或拆除。
5.8 防治污染设施使用部门 5.8.1 拥有防治污染设施的部门, 必须保证该设施与产生污染物的生产设施同步运行, 操作人员必须培训到位、 持证上岗, 严格按操作规程处理“三废”, 使其达到要求后方可排放。
同时做好水处理操作记录、 水质分析记录、 交接班记录。
5.8.2 防治污染设施平时要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不得擅自停止运行、 闲置或拆除。
确需暂停运行、 拆除、 闲置或更新改造的, 必须向工程部门提出申请, 说明理由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等, 经审核同意后方进行。
5.8.3 建立监测报告制度, 可以自行监测也可委托监测分析, 并按规定向环保主管部门填报设施运行情况和监测数据表。
5.8.4 防治污染设施因事故而停止运行的责任部门, 应立即以有效措施排除故障, 停止排放污染物, 并及时向公司环保部门及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报告, 接受调查处理。
6 违反规则与污染事故处理 6.1 发生一般轻微污染事故, 分厂应及时查明原因, 立即妥善处理, 并在事故发生二小时内报告生产管理部门和工程部门备案。
6.2 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 管理不严、 操作不当、 违反规定等引起有害物质或气体的大量排放, 酿成严重污染事故时, 部门应立即报告生产管理部门和工程部门, 便于及时组织善后处理。事后必须发动群众讨论, 查明原因, 明确事故责任者, 并填写事故报告送生产管理部门和工程部门。
最终由工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 提出处理意见, 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6.3 因污染事故危害环境及损坏绿化时, 事故责任部门应如实提供情况, 主动配合工程部门、后勤部门共同研究, 做好道歉、 赔偿处理工作, 不得推脱责任。
6.4 部门或个人违反环境保护及“三废” 治理规定的, 应根据情节轻重及污染危害程度, 进行教育或经济责任制扣分或罚款处理。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 XXX 公司厂区环境卫生管理。
3.
权责 3. 1 人事行政部为厂区环境管理的责任部门, 负责整体事务统筹 4. 内容(一)
环境卫生管理 1、 为维护员工的健康及工作场所环境卫生, 各部门及各职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2、 凡新进员工必须了解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卫生的知识。
3、 厂区内的卫生由行政人事部专职生活管理员进行清洁, 行政人事部负责监督检查。
4、 各工作场所及生活区、 办公室内, 均须保持整洁, 不得堆积发出臭气或有碍卫生的垃圾、 污垢或碎屑。
5、 各工作场所内走道及楼梯, 要及时清扫, 并须采用适当方法减少灰尘的飞扬。
6、 各工作场所内应严禁随地吐痰、 乱扔垃圾。
7、 洗手间、 厕所及其他卫生设施, 必须特别保持清洁。
排水沟应经常清除污秽,保持清洁畅通。
8、 凡有可能产生有碍卫生的气体、 灰尘、 粉末的工作, 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采用适当的方法减少此项有害物的产生。
2)
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做好排除处理。
9、 各部门工作场所的窗面及照明器具应保持完好、 保持清洁。
10、 垃圾、 污物、 废弃物等的清除, 必须合乎卫生的要求, 放置于所规定的场所或箱子内, 不得随意乱倒堆积。
11、 划分责任区, 各部门或车间主管为各责任区的责任人, 对责任区的环境卫生负直接领导责任。
12、 各车间员工严禁将水果、 糖、 瓜子等食物带入厂区食用, 严禁随地吐痰。
13、专职生产管理员要及时清扫各责任区, 并且执行日保养, 清理整顿各责任区,使生产员工有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14、 公司执行 5S, 整理、 整顿、 清理、 清扫、 素养管理。
15、 行政人事部作为环境卫生的主管部门, 负责组织、 监督、 检查, 同时推动全厂环境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16、 食堂和厨房一切用具及环境, 均须保持清洁卫生, 要按《饭堂管理规定》 做好环境清洁卫生。
17、 宿舍环境卫生管理根据《宿舍管理规定》 的有关规定实施执行。
(二)
绿化管理 1、 公司拥有一定面积的绿化环境, 对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减少噪声起一定的作用, 公司人员须爱护厂内花草树木, 行政人事部安排人员应定期维护、 保养绿化环境。
2、 加强绿化宣传, 不断提高员工的绿化意识。
3、 行政人事部要对已种植的树木、 花草加强管理, 保证生长状况良好, 四季长青。
4、 厂区内的树木、 花草由行政人事部的安排杂工每月修剪一次, 确保厂区绿化的美观性与艺术性。
5、 行政人事部安排人员每星期对绿化区内的花草树木进行一次全面浇灌。
6、 做好花草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发现异常情况及喷洒药水。
7、 在保证原有绿化面积的基础上, 不断开发新的绿化区域, 建设花园式工厂。
6.
附则 6. 1 本制度由 XXX 公司负责制定、 修订和解释;
6. 2 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正式施行, 旧制度同时废除。
弗布克精细化管理全案系列
工厂精细化管理全案
1
目
录
第 1 章 工厂生产计划管理
1.1 生产能力核定方案
1.2 生产计划编制规定
1.3 生产计划报告范本
1.4 生产计划执行规定
1.5 生产计划控制制度
1.6 生产计划变更规定
第 2 章 工厂物料采购管理
2.1 采购计划管理制度
2.2 采购合同管理制度
2.3 物料采购合同范本
2.4 工厂采购管理流程
2.5 采购作业管理制度
2.6 采购招标作业细则
第 3 章 工厂生产设备管理
3.1 设备购买执行规定
3.2 设备购买合同范本
3.3 设备安装工作标准
3.4 设备保养管理制度
3.5 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3.6 设备备件管理制度
3.7 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3.8 设备转让管理规定
3.9 设备封存管理规定
第 4 章 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
4.1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4.2 技术引进管理制度
4.3 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4.4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4.5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4.6 工艺装备管理程序
第 5 章 工厂生产质量管理
5.1 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5.2 质量提案管理规定
5.3 试制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5.4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定
5.5 制程质量管理制度
2
5.6 仪器量规管理办法
5.7 成品质量检验制度
5.8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5.9 质量文件管理办法
第 6 章 工厂作业方式管理
6.1 5S 活动检查及奖惩办法
6.2 废弃物处理管理规定
第 7 章 工厂物料成品仓储管理
7.1 物料入库管理规定
7.2 成品入库管理规定
7.3 入库物品验收规范
7.4 产品仓储管理流程
7.5 仓库规划管理制度
7.6 工厂仓储管理制度
7.7 库存物资盘点制
7.8 物料出库管理制度
7.9 物料发放管理规定
7.10 仓库领料管理规定
7.11 仓库退料管理规定
7.12 产品发货管理办法
7.13 物料库存控制制度
第 8 章 工厂物流管理
8.1 运输车辆管理制度
8.2 运输车辆安全管理规定
8.3 配送工作管理制度
8.4 货品运输控制制度
8.5 货品包装管理制度
8.6 货品装卸搬运制度
8.7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8.8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第 9 章 工厂成本费用管理
9.1 采购成本控制流程
9.2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9.3 质量成本控制制度
9.4 物流成本控制制度
9.5 行政费用管理制度
第 10 章 工厂标准认证管理 10.1 产品认证准备方案
10.2 质量标准认证准备规定
3
10.3 质量体系建立控制制度 10.4 质量体系文件控制制度 10.5 ISO14001 建立实施方案
第 11 章 工厂生产外协管理 11.1 外协计划管理制度 11.2 外协技术管理制度 11.3 外协质量管理制度 11.4 外协厂商管理制度
第 12 章 工厂生产安全管理 12.1 安全生产管理流程 12.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2.3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12.4 安全生产责任书范本 12.5 消防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2.6 保安执勤管理办法 12.7 厂区出入管理办法
第 13 章 工厂车间管理 13.1 生产进度控制管理办法 13.2 班组交接班管理规定 13.3 班组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13.4 车间班组安全管理办法 13.5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13.6 工厂车间保密管理规定 13.7 车间技术资料管理规定 13.8 工具保管发放管理规定
第 14 章 工厂后勤管理 14.1 员工宿舍管理流程 14.2 员工宿舍管理制度 14.3 员工食堂管理流程 14.4 员工食堂管理制度 14.5 食堂卫生管理规定
第 15 章 工厂环境管理 15.1 卫生管理制度
15.2 环境绿化管理规定
第 16 章 工厂行政管理 16.1 会议管理工作流程 16.2 办公会议管理制度 16.3 会议室管理规定
4
16.4 车辆使用管理流程 16.5 行政车辆管理制度 16.6 工厂资产管理制度
第 17 章 工厂人力资源管理 17.1 招聘计划编制流程 17.2 工厂员工招聘制度 17.3 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17.4 生产员工考核制度 17.5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17.6 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5
第 1 章
工厂生产计划管理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第 2 章
工厂物料采购管理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4 工厂采购管理流程
总经理 主管副总 财务部 采购部
相关部门
37
38
39
40
41
42
第 3 章
工厂生产设备管理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第 4 章
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第 5 章
工厂生产质量管理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第 6 章
工厂作业方式管理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第 7 章
工厂物料成品仓储管理
7.1 物料入库管理规定
113
114
115
116
7.3 入库物品验收规范
117
118
119
7.4 产品仓储管理流程
总经理
主管副总
仓储部
质量管理部
生产部门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7.9 物料发放管理规定
132
133
134
7.11 仓库退料管理规定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第 8 章
工厂物流管理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第 9 章
工厂成本费用管理
9.1 采购成本控制流程
总经理
主管副总
财务部
采购部
相关部门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第 10 章
工厂标准认证管理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第 11 章
工厂生产外协管理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第 12 章
工厂生产安全管理
12.1 安全生产管理流程
总经理
生产总监
安全生产 安全主管
下属单位 委员会
安全员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第 13 章
工厂车间管理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第 14 章
工厂后勤管理
14.1 员工宿舍管理流程
总经理 后勤部经理 后勤部 后勤部 工作人员 246
247
248
249
250
14.3 员工食堂管理流程
总经理
后勤部经理
后勤部
食堂 工作人员
251
252
253
254
255
第 15 章
工厂环境管理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第 16 章
工厂行政管理
16.1 会议管理工作流程
总经理
行政部经理
行政部
与会人员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16.4 车辆使用管理流程
行政部经理
行政部
车辆使用部门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
278
第 17 章
工厂人力资源管理
17.1 招聘计划编制流程
总经理 人力资源部经理
人力资源部 用人部门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相关热词搜索: 管理制度 工厂 环保版权所有:方远公文网 200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方远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方远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07012513号-1